[发明专利]热交换器上的用于降低热应力的隔热表面涂层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8194.0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莱茵霍尔德·霍尔兹尔;阿克塞尔·莱马赫;亚历山大·沃塔尔卡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13/18;F28D21/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用于 降低 应力 隔热 表面 涂层 | ||
1.一种具有板式热交换器块(11)的板式热交换器(10),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块具有多个分隔件(4、5),所述多个分隔件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形成用于将要彼此进行间接交换热的流体的多个热交换通道(1a、1b),其中所述热交换通道(1a、1b)至少包括第一热交换通道(1a)和第二热交换通道(1b)并且由侧向条带(8)界定,并且其中导热元件(2、3)布置在相邻的分隔件(4、5)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热交换通道(1a、1b)各自具有用于流体流入的入口(9)和用于所述流体流出的出口(19),
其特征在于
多个分隔件(4、5)和/或多个导热元件(2、3)各自具有隔热材料形成的涂层(41),并且
a)相应的导热元件(2、3)与两个相邻的分隔件(4、5)一起形成相应的热交换通道(1a、1b)的多个流动通道(40),其中所述涂层(41)被施加到所述相应的导热元件(2、3)和所述两个相邻的分隔件(4、5),使得相应的流动通道(40)具有涂覆有隔热涂层(41)的周向内侧,
和/或
b)具有所述涂层(41)的所述分隔件(4、5)和/或具有所述涂层(41)的所述导热元件(2、3)具有布置在所述入口(9)上的第一部分(A1)和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A1)的第二部分(A2),其中所述第二部分(A2)比所述第一部分(A1)离所述入口(9)更远,并且其中所述第一部分(A1)具有所述涂层(41),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部分(A2)不具有隔热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块(11)至少具有用于接收第一流体(B)的第一热交换通道(1a)和用于接收第二流体(A)的第二热交换通道(1b),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1a)各自具有所述隔热材料形成的涂层(41),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通道(1b)不具有所述隔热材料形成的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具有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塑料、聚合物、陶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具有小于5W/mK的导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涂层(41)具有小于或等于0.2mm的厚度(D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为了经由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1a)的所述入口(9)和经由所述第二热交换通道(1b)的所述入口(9)引入流体,分别附接具有喷嘴(6)的收集器(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通道(1a)的所述收集器(7)和/或所述喷嘴(6)具有所述隔热材料形成的涂层(4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导热元件(2、3)具有波纹结构,所述波纹结构具有交替的脚部部分(12)和头部部分(14),其中所述相应脚部部分(12)经由幅材(13)连接到相邻的头部部分(14)。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具有小于1W/mK的导热系数。
10.一种用于制备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的方法,其中将在硬化状态下形成隔热材料的能够流动的材料引入到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块(11)的热交换通道(1a)中,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块的所述分隔件和/或导热元件(2、3)和/或侧向条带(8)将接收所述涂层(41),其中所述材料被固化以便形成所述涂层(4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块(11)的至少一些部分浸入所述能够流动的材料中,以便将所述能够流动的材料引入到对应的热交换通道(1a、1b)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林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81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