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透射率膜和包括其的智能窗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9780.7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6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裴南锡;孙镛久;李承宪;权泰均;尹泳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47;E06B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梁笑;吴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透射率 包括 智能 | ||
1.一种可变透射率膜,包括:
设置成面向彼此的第一电极基底和第二电极基底;以及
液体接收层,所述液体接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基底与所述第二电极基底之间并且包括液体物质和将所述液体物质划分成两个或更多个空间的分隔壁图案,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分隔壁图案包括连接相邻空间的通道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分隔壁图案的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极基底邻接,以及所述分隔壁图案的与邻接所述第一电极基底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反的另一个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基底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基于所述分隔壁图案的邻接所述第一电极基底的所述一个表面的整个水平截面面积,其中设置有所述通道区域的区域的面积大于0%且等于或小于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通道区域的厚度等于所述分隔壁图案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分隔壁图案的一个表面除所述通道区域之外的全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基底邻接,以及所述分隔壁图案的与邻接所述第一电极基底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反的另一个表面除所述通道区域之外的全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基底邻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通道区域的厚度为所述分隔壁图案的厚度的0.05倍至0.95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分隔壁图案的一个表面包括所述通道区域在内的全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基底邻接,以及所述分隔壁图案的与邻接所述第一电极基底的所述一个表面相反的另一个表面除所述通道区域之外的全部与所述第二电极基底邻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分隔壁图案的厚度为5μm至5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通道区域的宽度为1μm至5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分隔壁图案包括具有连续连接的闭合图形的边界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闭合图形为n边形(n为偶数),以及所述通道区域设置在所述n边形的面向彼此的至少一对边界区域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分隔壁图案的间距为100μm至3,00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液体物质包括其中分散有着色带电颗粒的溶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着色带电颗粒包括金属颗粒、无机颗粒、聚合物颗粒、及其组合的一者或更多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液体物质的粘度为1cps至1,000cps。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基底包括第一基层;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层上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以及
所述第二电极基底包括第二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层上并且与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相对的金属层、金属氧化物层、金属氮化物层、金属氮氧化物层或金属合金层。
17.一种智能窗,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透射率膜;以及
电连接至所述可变透射率膜的电压施加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97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元件
- 下一篇:用于低VOC聚氨酯应用的多元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