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曝气过滤装置及其污废水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0423.2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朴正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正奎 |
主分类号: | C02F3/20 | 分类号: | C02F3/20;B01D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05 | 代理人: | 李柱天;王彬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金浦市高***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装置 及其 废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曝气过滤装置,包括:
圆筒形的过滤管,其包括含有多个通孔的上层部及位于所述上层部下侧的下层部,所述上层部的上端封闭,所述下层部的下端具有污废水流入口;
滤材,其包裹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的表面;
主体,其形成用于盛装通过所述过滤管及所述滤材所过滤的净化水的净化水空间,并覆盖所述过滤管的上层部,上端具有净化水排出口;
第一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一空气注入口,下端与位于所述过滤管的下层部的至少一部分一体相连,从而用于向所述过滤管的内部供给空气;以及
第二空气供给管,其上端具有第二空气注入口,下端与所述主体相连,从而通过向所述主体供给空气来进行反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椭圆形,多个通孔以左侧及右侧相互交替的螺旋形状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横向长度对纵向长度的比率为130至300,左侧通孔之间的间隔及右侧通孔之间的间隔是相比于所述通孔的纵向长度的5倍至20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以所述过滤管的水平方向为基准按20度至40度角的斜线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的总面积是相比于所述污废水流入口的最下端的端面积的5倍至8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废水流入口具有以漏斗状向下扩充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包含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或该两者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的厚度是对比所述过滤管的直径的1/2倍至1/10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供给管的直径是所述过滤管的直径的0.3倍至0.8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及所述净化水排出口开放时,所述第二空气注入口关闭;当所述第二空气注入口开放时,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及所述净化水排出口关闭。
11.一种污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罐子,其用于存储污废水;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曝气过滤装置,其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罐子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曝气过滤装置中除了第一空气注入口及第二空气注入口以外的部分位于所述罐子的内部,
污废水流入口位于从所述罐子的底板向上相当于从所述污废水流入口到净化水排出口的长度的1/5至1/3的高度上,而所述净化水排出口位于从所述罐子内的水面向下相当于从所述污废水流入口到所述净化水排出口的长度的1/2至1/1.5的高度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经由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所注入的空气量是100L/min至250L/min。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污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子内储存有1m3的污废水,经由所述第一空气注入口注入100L/min至250L/min的空气量,并在20℃下运行25天时,
所述罐子内混合液悬浮固形物的浓度是1200mg/L至1800mg/L,而所述罐子内溶解氧量是2ppm至2.5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正奎,未经朴正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4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装载的滑动机构的餐具分配器
- 下一篇:燃料供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