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0462.2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6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中平俊朗;村上友规;石原浩一;秋元守;林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88/06;H04W8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杜立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系统 以及 方法 | ||
课题在于:在搭载有对应的通信性能不同的多个无线通信单元的基站以及终端站中,能够对应无线通信的拥挤状况、无线通信质量,进而进行使无线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无线通信单元的选择以及切换。解决手段在于:一种无效通信系统,基站具备与多个通信性能分别对应的多个无线通信单元,针对具有连接请求的终端站选择与其通信性能相应的无线通信单元,所述基站具备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针对每个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保持终端站连接允许信息,所述终端站连接允许信息表示根据所述通信性能是否允许所述终端站的连接请求的允许条件,将所述终端站的通信性能与进行了连接请求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终端站连接允许信息进行对照,在所述终端站的通信性能与该允许条件相符合时,建立与所述终端站的无线连接,在不符合时,针对所述终端站引导所述允许条件相符合的其他无线通信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下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基站具备与多个通信性能分别对应的多个无线通信单元,并针对有连接请求的终端站选择与其通信性能、无线通信质量对应的无线通信单元。
背景技术
在基于IEEE802.11a标准、IEEE802.11g标准等的高速无线接入系统中,在2.4GHz频带或5GHz频带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调制方式,从而使多径衰落环境下的特性稳定化,实现最大54Mbit/s的传输速度。
另外,在基于IEEE802.11n标准的高速无线接入系统中,在2.4GHz频带或5GHz频带中,使用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绑定技术来实现最大600Mbit/s的传输速度,所述MIMO利用多个天线在同一无线信道中进行空间分割复用,所述信道绑定技术同时利用两个20MHz的频率信道来利用40MHz的频率信道。
另外,在基于IEEE802.11ac的标准的高速无线接入系统中,在5GHz频带中,利用信道绑定技术、多用户MIMO技术等,实现了比IEEE802.11n标准高速且高效率的无线通信,所述信道绑定技术同时利用8个20MHz的频率信道来作为最大160MHz的频率信道使用,所述多用户MIMO技术利用同一无线信道对多个目的地同时传送不同的信号(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另外,在使用2.4GHz频带或5GHz频带的电波的高速无线接入系统中,为了保持向下兼容性,在扩展之前的标准的同时进行标准制定,在许多产品中不仅具备最新标准,还具备与现有标准的兼容性。由此,与最新标准对应的无线台站和仅与现有标准对应的无线台站能够相互通信。
另外,在基站或终端站中搭载频率、通信标准不同的多个无线通信单元的情况增加。即使在IEEE802.11标准的无线LAN中,2.4GHz频带以及5GHz频带的双频设备也是主流。进而,搭载基于60GHz频带的无线通信、同样地使用2.4GHz频带的Bluetooth(注册商标,蓝牙)标准、Lora(注册商标)等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关联标准、Zigbee(注册商标)等传感器系统标准等各种无线通信单元,分别成为不同的无线通信性能、无线传播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1:IEEE Std 802.11ac-2016,Dec.201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搭载有频率、通信标准等通信性能不同的多个无线通信单元的基站以及终端站中,期望选择与无线通信的拥挤状况、无线通信质量对应的最佳的无线通信单元。另外,即使在无线连接中,也期望根据无线通信质量的降低或变动向最佳的无线通信单元进行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4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