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水的脱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1223.9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聪;田边健太郎;柿本昌平;北野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C1/02 | 分类号: | C21C1/02;F27D3/18;C21C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水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铁水的脱磷方法包括测定所述铁水的初始成分中的Si含量的工序、向所述铁水投入第一脱磷剂的工序、以及对所述铁水进行脱磷吹炼的工序,在进行所述脱磷吹炼的工序中,进一步向所述铁水投入粉状的第二脱磷剂,在通过所述脱磷吹炼使所述铁水的所述Si含量达到了0.10质量%以下的时刻之后、且使所述时刻之后的所述氧向所述铁水的鼓入量达到3.0Nm3/t之前,开始投入所述第二脱磷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水的脱磷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8年3月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8-040784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引用于此。
背景技术
由于铁水中包含的P(磷)会对强度、韧性及伸长率等钢的各种特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钢的精炼阶段需要尽可能将其去除。
从铁水去除P的工序被称为脱磷精炼,在该脱磷精炼中可使用作为以CaO(或CaCO3)为主成分的化合物的脱磷剂。脱磷剂通过在脱磷精炼中生成具有脱磷能力的熔渣,从而有助于脱磷。脱磷剂的使用量越多,熔渣的碱度越上升,熔渣的脱磷能力越提高。然而,脱磷剂的使用量多时,熔渣量也会增大。熔渣的环境负担高,会导致处理其的精炼成本增大。因此,期望通过使脱磷工序高效化来降低脱磷剂的使用量。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铁水的脱磷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喷溅量,并使铁水中的[P]浓度达到0.020%以下。在该脱磷方法中,对从转炉上方投入了作为第一脱磷剂的含CaO物的铁水进行气体搅拌,并且顶吹含氧气体,生成覆盖熔渣而进行铁水的预脱磷后,进一步以含氧气体为载气向铁水鼓入作为第二脱磷剂的含CaO脱磷剂。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并没有将减少熔渣量作为课题,并且也没有其方法的公开。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转炉精炼方法,该方法具有通过在同一转炉进行脱磷精炼和脱碳精炼而实现的优点,并且对于P标准特别严格的极低磷钢也能够稳定地进行熔制。根据该转炉精炼方法,在进行了最初的脱磷精炼和之后的熔渣去除后,在进行脱碳精炼之前追加熔剂而进行第二脱磷精炼,之后进行熔渣去除,并进一步在其后进行脱碳精炼,由此,能够将脱碳精炼结束后的溶钢中P浓度充分地降低至极低P钢等级。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并没有针对在各个脱磷精炼中提高脱磷效率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也没有其方法的公开。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作为铁水预处理而进行的脱磷处理中,使用不含CaF2等F源的助熔剂进行有效的铁水预脱磷的方法。该方法是低磷铁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作为铁水预处理而进行的脱磷处理中,通过在向铁水中添加作为CaO源的助熔剂之前供给氧源而预先提高熔渣中的氧化铁浓度,其后添加作为CaO源的助熔剂。然而,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记载了将助熔剂制成块状,必须少量多次地添加。即,在专利文献的技术中,由于要间歇地添加助熔剂,因此无法使熔渣的碱度稳定化。而且,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由于必须要在开始脱磷处理之前使铁水的Si浓度达到0.10wt%以下,因此必须在脱磷处理之前进行铁水的脱硅处理,制造效率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47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44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093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在不使脱磷剂使用量及熔渣产生量增大的情况下充分地对铁水进行脱磷,提供一种脱磷剂的渣化率高、铁水的脱磷效率优异的铁水的脱磷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1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主导航的主动补充曝光设置
- 下一篇:可固化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