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明电极构件、层叠透明电极构件以及静电电容式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2085.6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亨;竹内正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H01B5/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秋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明 电极 构件 层叠 以及 静电 电容 传感器 | ||
能够在适当具有绝缘破坏耐性的同时提高透明电极的图案的不可见性的透明电极构件(100)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基材(101);和多个第1透明电极(4B),在基材(101)的第1面(S1)上沿着第1方向排列配置,具有透光性,相互电连接,第1透明电极(4B)具备包含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基块(MX)和分散在基块(MX)内的导电性纳米线(NW)的分散层(DL),绝缘层(21)在从第1面(S1)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不与部分区域(PR)重叠,在将矩形区域(RA)内包含的由导电部(111)以外构成的区域全部为部分区域(PR)的区域设为第1矩形区域(RA1),将矩形区域(RA)内至少包含绝缘层(21)的区域设为第2矩形区域(RA2)的情况下,第1矩形区域(RA1)的由导电部以外构成的区域的占有面积Sa、和第2矩形区域(RA2)的由导电部以外构成的区域的占有面积Sb具有Sa/Sb=1±0.3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电极构件、具备多个该透明电极构件的层叠透明电极构件以及利用上述透明电极构件的静电电容式传感器。
背景技术
静电电容式传感器为了在不使显示于画面的影像的视觉辨识性下降的情况下探测操作体接触的部分的位置,具备具有透明电极的透明电极构件。作为该透明电极构件,一般使用铟锡氧化物(ITO)等金属氧化物系的材料。
近年来,以提高具备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的设计性等为目的,对提高静电电容式传感器的挠性(提高弯曲耐性)的需求增加。为了响应这样的需求,提出了具有如下结构的透明电极构件,即,取代以往使用的金属氧化物系的材料而使银纳米线等导电性纳米线分散于基块树脂。
在这种结构的透明电极构件中,在存在设置有透明电极的图案部和未设置透明电极的非图案部(绝缘部)的情况下,图案部和非图案部会在视觉上被区分。而且,若图案部的反射率与非图案部的反射率之间的差变大,则图案部与非图案部的差异在视觉上变得明显。于是,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作为显示影像的显示元件的外观的视觉辨识性会下降。
从克服这样的外观的视觉辨识性下降的问题出发,即,从提高透明电极构件的不可见性的观点出发,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如下特征的透光性导电构件,即,在透光性的基材的表面形成了在外涂(overcoat)层埋设有银纳米线的导电层的透光性导电构件中,所述导电层被区分为导电区域、和表面电阻率比所述导电区域高的非导电区域,在所述非导电区域中,埋设于所述外涂层的银纳米线的至少一部分被碘化,在所述非导电区域中,不从所述外涂层的表面露出银碘化物,或者,所述非导电区域中的露出在所述外涂层的表面的银碘化物的量比所述导电区域中露出在所述外涂层的表面的银纳米线的量少。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导电性纳米纤维片,即,具备:基体片;导电图案层,形成在所述基体片上,包含导电性纳米纤维,能够经由该导电性纳米纤维导通,具有不能通过目视识别的大小的多个微小针孔;和绝缘图案层,形成在所述基体片上的未形成所述导电图案层的部分,包含所述导电性纳米纤维,与所述导电图案层绝缘。专利文献2记载的导电性纳米纤维片中的所述绝缘图案层具有不能通过目视识别的宽度的窄槽,通过该窄槽,与所述导电图案层绝缘并且形成为多个岛状。在专利文献3中,也具备具有表面的基材、和呈平面交替地排列在上述表面的透明导电部以及透明绝缘部,上述透明绝缘部为由多个岛部构成的透明导电层,关于上述透明导电部以及上述透明绝缘部的平均边界线长度为、20mm/mm2以下的透明导电性元件有记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5/01980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574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525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2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体管及形成晶体管的方法
- 下一篇:具有缩短的传输时间间隔的信道的传输块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