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耐久防雾涂膜和涂布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2319.7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伊势田一也;白石健太郎;丹羽三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B32B17/10;B32B27/20;C09D5/02;C09D7/47;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洋;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久 防雾涂膜 组合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防雾性、防雾持续性、外观持续性、耐溶出性优异的防雾涂膜。本发明的涂膜包含金属氧化物(A)和亲水性化合物(B),基于涂膜表面溶出试验得出的溶出物的高度为1.0μm以下,该试验如下进行:将去离子水10μl置于涂膜上,在23℃5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测定在涂膜表面10cm2的范围内测定随机选择的20处的溶出物的高度,确定最大高度;将涂膜供于耐湿性试验后测定的水接触角小于40°,所述耐湿性试验如下:在85℃85%RH的环境下暴露24小时后,在23℃50%RH的环境下静置1小时。优选基于涂膜全溶出试验得出的涂膜每单位体积的溶出量为40mg/cm3以下,该试验如下进行:在23℃的去离子水中浸渍24小时后,对由去离子水回收的涂膜溶出物的重量进行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雾涂膜和涂布组合物。本发明特别涉及用于形成防雾性、防雾持续性、外观持续性、耐溶出性、抑制水滴痕迹产生的效果优异的防雾涂膜的涂布组合物和防雾涂膜。
背景技术
作为玻璃板的替代物,从轻量化、成型性的方面出发,正在广泛使用树脂成型体。作为用途,树脂成型体用于汽车部件、家电部件、外壳、容器、膜、片等广泛的领域中。特别是透明塑料被用于各种窗、光学用透镜、反射镜、眼镜、护目镜、隔音壁、信号灯的透镜、前照灯透镜、曲面镜、风挡、标牌等中。但是,对塑料等的树脂基材来说,由于与外部气体的温湿度差异,在基材的一个面达到露点温度以下时、或发生急剧的温湿度变化时,基材表面有时会结露,会在表面附着微细的水滴而使透射光发生散射。这种情况下,树脂成型体的透明性受损,产生所谓的模糊。
作为防止该模糊的方法,提出了下述方案。
(1)在基材表面制作吸水性化合物的涂膜的方法。
(2)在基材表面制作表面活性剂等亲水化合物的涂膜而使基材表面为亲水性的方法。
具体而言,作为(1)的方法,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防雾性物品等,其具有由固化环氧化物树脂或氨基甲酸酯树脂形成的吸水性的交联树脂层,上述吸水层含有金属氧化物微粒。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防雾性物品,其具备含有固化环氧树脂和聚氧乙烯烷基醚系表面活性剂的吸水层。
但是,这些方法虽然能够将防雾性维持在一定水平,但该物品上凝集、附着吸水能力以上的水分时会产生模糊。因此存在为了表现出高防雾持续性而需要增加膜厚的不良情况。
作为(2)的方法,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亲水性、防污性涂膜,其特征在于,涂膜表面为胶态氧化硅。具体而言,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含有胶态氧化硅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防污涂膜,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含有聚合物颗粒和胶态氧化硅的防污涂膜。但是,这些文献的涂膜均具有胶态氧化硅偏聚于涂膜最外表面的特征。因此,虽然初期的亲水性、防雾性优异,但在高温多湿环境下等苛刻的环境下,由于涂膜表面的异物吸附等而会引起防雾性的降低。
此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一种防雾涂膜,其特征在于,其包含金属氧化物和亲水性化合物,金属氧化物表面被亲水性化合物包覆。该文献中公开了通过将金属氧化物表面利用亲水性化合物包覆而改善了防雾性、防雾持续性的防雾涂膜。根据该文献的防雾涂膜,若要得到高防雾性,则需要充分增大亲水性化合物相对于金属氧化物的量。另一方面,通过存在未供于金属氧化物的包覆而剩余的亲水性化合物,在暴露于高温多湿环境下等苛刻的环境下时,存在由于亲水性化合物在涂膜表面的溶出以及进一步从涂膜整体的溶出而引起白化(水滴痕迹的产生)等外观不良的困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61330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08672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12902号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0/104146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2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