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高于其分解温度下施加含有可熔聚合物的材料,特别是热熔胶粘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80013228.5 申请日: 2019-02-13
公开(公告)号: CN111757803B 公开(公告)日: 2023-06-27
发明(设计)人: D·阿克滕;T·比斯根;J·蒂拉克;P·赖歇特;N·德乔治;M·梅尔基奥斯;W·阿尔恩特 申请(专利权)人: 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
主分类号: B29C64/118 分类号: B29C64/118;B33Y10/00;C08L75/04;C09J175/0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代理人: 章敏;邵长准
地址: 德国勒***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高于 分解 温度 施加 含有 聚合物 材料 特别是 胶粘剂 方法
【说明书】:

施加含有可熔聚合物的材料的方法,其包括步骤:‑从排料元件的排料口将至少部分熔融的材料的长丝施加到基底上。所述可熔聚合物具有下列性质:‑在≥40℃至≤120℃的范围内的熔点(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在5℃/min的加热速率下第二次加热);‑在≥‑70℃至≤30℃的范围内的玻璃化转变温度(DMA,根据DIN EN ISO 6721‑1:2011的动态力学分析);‑≥1∙104 Pa的在比熔点高20℃下的储能模量G'(根据ISO 6721‑10:2015在1/s的频率下的板/板振荡粘度计);‑≤1∙107 Pa的在预先加热到比熔点高20℃的温度和随后以1℃/min的冷却速率冷却时在比熔点低10℃下的储能模量G'(根据ISO 6721‑10:2015在1/s的频率下的板/板振荡粘度计);其中所述长丝在施加过程中具有比可熔聚合物的熔点高≥100℃的施加温度≤5分钟,且其中所述可熔聚合物还具有下列性质:所述可熔聚合物在施加过程中达到的最高施加温度下的储能模量G'(根据ISO 6721‑10:2015在1/s的频率下的板/板振荡粘度计)为所述可熔聚合物在比熔点高20℃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G'(根据ISO 6721‑10:2015在1/s的频率下的板/板振荡粘度计)的≤1/10。

本发明涉及施加含有可熔聚合物的材料的方法,其包括从喷嘴的排料口将至少部分熔融的材料的长丝施加到基底上的步骤。

增材制造法是指用于逐层构建物件的方法。它们因此明显不同于其它制造物件的方法,如铣削或钻孔。在后面提到的方法中,加工物件以使其通过去除材料而获得其最终几何形状。

增材制造法使用不同材料和加工技术,以逐层构建物件。在所谓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或熔体成层法中,例如将热塑性塑料丝液化并借助喷嘴逐层沉积到活动式构建平台上。在凝固时产生固体物件。基于物件的CAD图控制喷嘴和构建平台。关于这一技术的早期专利文献是US 5,121,329。如果这种物件的几何形状复杂,例如具有几何背切(Hinterschneidung),必须另外一起打印支撑材料并在物件完成后再去除。

根据WO 2015/197515 A1的热塑性聚氨酯具有20至170℃的熔程(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在5 K/min的加热速率下的第二次加热)和50至95的根据DIN ISO 7619-1的肖氏A硬度,具有5至15 cm3/10 min的根据ISO 1133在温度T下的熔体体积速率(熔体体积速率(MVR))和小于90 cm3/10 min的在这一温度T提高20℃时的MVR变化。应用目的是在粉末基增材制造法中制造物件。

WO 2016/198425 A1公开了一种导热的热熔胶粘剂组合物,其包含a) 至少一种导热填料,其中所述导热填料包含片状颗粒和第一球形颗粒的比率为10:1的混合物,并且其中片状颗粒具有1.27:7的纵横比。或者,所述导热填料含有具有35至55 µm的平均粒度的第二球形颗粒和具有2至15 µm的平均粒度的第三球形颗粒的比率为10:1的混合物。所述导热填料选自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锑、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锌、稀土金属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硫酸盐、白垩、氮化硼、碱金属硅酸盐、二氧化硅、铁、铜、铝、锌、金、银、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卤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磷酸盐及其混合物。此外,组合物b)包含选自聚酰胺、热塑性聚酰胺、共聚酰胺、丁基橡胶、聚丁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聚酯、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基共聚物、SB橡胶、SEBS橡胶、SI橡胶、SIS橡胶、SBS橡胶、SIB橡胶、SIBS橡胶、聚交酯、硅酮、环氧树脂、多元醇及其混合物的至少一种(共)聚合物。根据用途权利要求,该材料也可用作用于3D打印的长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未经科思创知识产权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3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