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通风机构及交通工具用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3635.6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悦则;小仓由美;元家达也;西田笃史;塚本直树;延广良香;井上省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A47C7/7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工具 座椅 通风 机构 | ||
促进空气的流通并更加高效地进行热、湿气的降低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通风机构及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主体壳体(10),其设置在座椅座垫及座椅靠背中的至少一方的座垫材料内,且所述主体壳体(10)的内部成为空气的流通空间;风扇(11、12),其配置在主体壳体(10)内;以及排气口(13),其设置在从风扇(11、12)分离的位置,将伴随着风扇(11、12)的吸气的空气流排出。利用空气流来提高作为接触面的里侧的交通工具用座椅侧的气候条件的舒适性,通过使其与不舒适因素高的就座者侧的温热环境进行置换,能够提高衣服内气候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机动车、飞行器、列车等中使用的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通风机构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该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被组装在座椅靠背内的风扇,并且,在座椅座垫及座椅靠背的各座垫材料内内置有与该风扇连通的通风路径。风扇被组装在座椅靠背的座垫材料内,将与该风扇连通的管道设置成使吸气口在座椅座垫、座椅靠背的座垫材料的表面开口,在使风扇动作时,从座垫材料的表面向管道内吸引空气,进而将吸入的空气向座椅外排出。由此,促进人与座椅的接触部附近的换气,提高就座时的舒适性。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送风装置,该交通工具用座椅的送风装置具备第一送风路径和第二送风路径,该第一送风路径具有在座椅座垫的表面开口的贯通孔,该第二送风路径与该第一送风路径连通,利用鼓风机经由贯通孔从座椅座垫的表面吸入空气,并经由第一送风路径及第二送风路径将空气向座椅外排出。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82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93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及2公开的装置均吸引室内空气而谋求以人与座椅表面的接触部附近为中心的热的降低、由汗等导致的湿气的降低,其调整区域被限定在吸气口附近,是局部的。另外,由配设风扇导致的异物感均取决于覆盖风扇的座垫材料的厚度,当在座椅设置使上述空气流通的机构(通风机构)时,座垫材料整体变厚,重量也会增大。另外,在专利文献1及2公开的装置中,作为座垫材料,需要在表面设置成为吸气口的开口,但为了从座椅座垫的表面或座椅靠背的表面的宽的范围吸引空气,必须使设置于衬垫材料的空气的流路成为宽的范围,而且,为了使吸气口在目标位置开口,设置于衬垫材料的空气的流路成为复杂的路径。因此,构成座垫材料的衬垫材料的构造变得复杂,制造成本也会增大。
另外,已知通过由环境与衣服之间以及衣服与就座者之间的各自的温度差产生的热交换和由水蒸气浓度差支配的能量交换而形成衣服内气候。一般认为使人感受到舒适的衣服内气候为衣服内的温度为32±1℃、湿度为50±10%RH、气流为25±15cm/sec的范围。要求根据外部空气的环境条件、人的活动状况而使水分、热移动或者将其阻断并将衣服内气候保持在舒适区域的功能。
还已知体温调节功能与温热的舒适度密切相关。体温调节存在限度,存在低温侧的界限和高温侧的界限。将该两界限之间设为允许范围,在该范围中存在即便不使体温调节功能工作也能够使体温成为恒定的范围,将该范围称为最佳范围。还已知基于该体温调节的最佳温度与舒适温度大致相同。体温的稳态通过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平衡而被保持。散热和皮肤温度与气温之差成比例,当气温下降时,皮肤温度也下降。皮肤温度的下降是由于使皮肤的末梢血管收缩并使皮肤血流量减少。另一方面,如果气温上升,则会使末梢血管扩张,使皮肤血流增大,并使皮肤温度上升。因上述皮肤血管的收缩、扩张而改变皮肤血流并使皮肤温度变化的血管调节区域通过不伴随能量消耗的反应,使体温恒定。生理学上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的范围,此时的平均皮肤温度处于33~34.5℃之间,为既不冷也不热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3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