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层叠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4225.3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大;中西庸介;东條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7/023 | 分类号: | B32B7/023;B32B27/00;B32B27/08;G02B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层叠 | ||
1.一种多层层叠膜,其包括其中包含第一树脂的双折射层和包含第二树脂的各向同性层交替地层叠的多层层叠体,
所述多层层叠膜由于由所述双折射层和所述各向同性层的层叠结构引起的光学干涉而能够反射波长为380至780nm的光,
一系列所述双折射层具有光学厚度单调增加区域即第一单调增加区域,其中,当将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中光学厚度为100至120nm的最薄层定义为第一层,并且将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中光学厚度为150至190nm的最厚层定义为第m层时,第0.8×m层的光学厚度在140至180nm的范围内,如果0.8×m不是整数,则为0.8×m的四舍五入后的整数,
一系列所述各向同性层具有光学厚度单调增加区域即第二单调增加区域,其中,当将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中光学厚度为120至140nm的最薄层定义为第一层,并且将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中光学厚度为310至350nm的最厚层定义为第n层时,第0.8×n层的光学厚度在150至280nm的范围内,如果0.8×n不是整数,则为0.8×n的四舍五入后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其中,
交替各层的所述多层层叠体具有如下结构:其中双折射层和各向同性层在厚度方向上交替地层叠,使得层叠的所述双折射层和所述各向同性层的总数为30层以上;
每个双折射层主要由第一树脂组成并且具有10至1000nm的膜厚度,并且
每个各向同性层主要由第二树脂组成并且具有10至1000nm的膜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其中,
从所述双折射层的较薄侧起的第0.8×m双折射层的光学厚度在145至175nm的范围内,和
从所述各向同性层的较薄侧起的第0.8×n各向同性层的光学厚度在180至280nm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其中,
在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中,最薄层的光学厚度为75nm以下且45nm以上,
在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中,最薄层的光学厚度为95nm以下且65nm以上,
在所述第一单调增加区域中,最厚层的光学厚度为195nm以上且225nm以下,和
在所述第二单调增加区域中,最厚层的光学厚度为345nm以上且375n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其中,所述单调增加是指,
当就光学厚度而言,从较薄侧至较厚侧对层进行编号,且在横轴上绘制各编号层的层号的情况下,在纵轴上绘制各层的膜厚度时,
将显示膜厚度增加趋势的范围内的多个层等分为五部分,各等分区域的膜厚度的平均值在膜厚度增加的方向上单调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膜,其中,所述第一树脂为取向的结晶性聚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叠膜,
其中,
所述取向的结晶性聚酯包含萘二羧酸组分作为二羧酸组分,并且所述萘二羧酸组分的含量基于所述聚酯的二羧酸组分为80mol%以上,和
所述取向的结晶性聚酯包含乙二醇组分作为二醇组分,并且所述乙二醇组分的含量基于所述聚酯的二醇组分为80mol%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叠膜,其中,所述取向的结晶性聚酯的熔点为220-2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叠膜,其中,所述取向的结晶性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12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层叠膜,其中,所述取向的结晶性聚酯的使用邻氯苯酚溶液在35℃下测量的特性粘度为0.50至0.75dl/g。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层叠膜,其中,所述第二树脂为共聚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42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