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引导装置与电梯轿厢之间的碰撞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4566.0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理查德·图姆;马里厄斯·马茨;爱德华·斯坦华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田云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引导 装置 电梯 之间 碰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装置(100)、具有安全装置的电梯系统(10)以及用于其运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确定电梯轿厢(1.1、1.2)的沿着第一和/或第二井道轴线(z、y)的位置(z1、y2),根据所确定的电梯轿厢(1)的位置(z1、y2),基于第一电梯轿厢尺寸(18、19)和/或者第二电梯厢尺寸(21、22),来确定沿着第一和/或第二井道轴线的电梯轿厢范围(20、23);将所确定的电梯轿厢范围与第一和/或第二交叉范围(24、27)进行比较;并且触发针对第三引导装置(8)的对准运动的闭锁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具有在井道交叉部分处交叉的至少两个电梯井道的电梯系统的安全装置、具有第一电梯井道和在井道交叉部分处与第一电梯井道交叉的第二电梯井道的电梯系统以及用于运行电梯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可以用于例如具有至少一个电梯轿厢、特别是多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电梯轿厢可以经由引导装置在井道中运动。至少一个固定的第一引导装置固定地布置在第一电梯井道中并且在井道的特别是竖直的第一纵向方向上对准;至少一个第二引导装置固定地布置在第二电梯井道中并且在井道的特别是水平的第二纵向方向上对准。两个电梯井道在井道交叉部分处交叉,在该交叉部分处,为了引导电梯轿厢,能够相对于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转动的至少一个第三引导装置紧固到转动平台,该转动平台固定到井道交叉部分,并且能够在沿第一井道方向的对准与沿第二井道方向的对准之间转移。在WO 2015/144781A1和德国专利申请10 2016 211997.4和10 2015 218 025.5中基本描述了这种系统的示例。
当运行电梯系统时,基本需要防止、特别是避免电梯系统的运动部件(例如电梯轿厢)与永久安装的部件(例如固定到井道的部件)发生不希望的碰撞。在一个井道中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电梯系统还必须能够可靠地排除电梯轿厢之间的碰撞。为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例如从专利文献EP 1698 580 A1或EP 2 607 282 A1已知。
然而,在上述类型的具有交叉电梯井道的电梯系统中,不仅需要防止相继的电梯轿厢之间的潜在碰撞,而且需要防止沿着井道轴线在沿井道纵向方向的相反方向上运动的电梯轿厢之间的潜在碰撞。而是,还必须能够防止沿着不同的交叉电梯井道行进的电梯轿厢之间的碰撞。
在这种类型的电梯系统中,通常还希望能够在井道交叉部分处改变电梯轿厢的行进方向。如果要提供这种运行情况,则在井道交叉部分处通常需要附加的可运动部件,例如可对准的(第三)引导装置,例如可转动的导轨或其他合适的引导装置。这样的部件存在与电梯轿厢碰撞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在其对准运动期间和/或如果其对准与引导装置(电梯轿厢在该引导装置上接近可对准的引导装置)不匹配。除了碰撞的风险之外,如果在如下时间点开始对准运动,则还存在电梯轿厢脱轨的风险,在该时间点,电梯轿厢部分地在可对准的引导装置上被引导。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安全装置和改进的电梯系统,其降低电梯轿厢与可对准的引导装置之间的碰撞风险和/或电梯轿厢的脱轨风险。同样,将要提供用于运行电梯系统的适当方法。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安全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的特征的电梯系统和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的用于运行电梯系统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安全装置,该电梯系统包括具有不同的井道轴线的至少两个电梯井道。井道轴线并且因此还有电梯井道在井道交叉部分处交叉,在该交叉部分处布置有用于电梯系统的电梯轿厢的引导装置。引导装置可以在沿着一个电梯井道的井道轴线的对准与沿着另一个电梯井道的井道轴线的对准之间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45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