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5196.2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7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和也;落合洸矢;大住敏彦;金石纯司;吉末知弘;加岛利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A47C7/74;B60H1/00;B60N2/5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乘员的温热舒适性又能够实现省动力化的车室结构。该车室结构能够控制处于就座在座椅上的姿势的乘员的温热舒适性,其中,配置在能够与乘员的小腿部相向的位置上的内装件的至少局部由层结构构成,配置在对所述小腿部的形态系数高的前侧中部2c、前侧下部2g、正面下部4f、右侧面前侧上部6b上的层结构由表面层14、结构基体层11、以及安装在表面层14和结构基体层11之间的温度控制机构层13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室结构,尤其涉及能够控制处于就座姿势的乘员的温热舒适性(thermal comfort)的车室结构。
背景技术
自以往,基于寒头暖足的观点,在车用空调装置设置能够对乘员的脚下供应温风的脚下吹出口,以提高乘员下肢周围的气氛温度。
在车室内的环境下,乘员的占有空间狭窄而姿势受限,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绝热性低,因此,为了确保乘员的温热舒适性而需要较多的消耗能。
此处,温热舒适性在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被定义为“对温热环境表示满足的心理状态”,其作为一个指标来表示乘员的心理状态或感觉。
通常,车用空调装置采用(热)传递供暖(也称作对流供暖),在该传递供暖中,为了对车室内整体进行空气调节,而从吹出口吹出被调节为指定的目标温度的温风(空调风),通过车室内的空气流动(对流)来温暖乘员。
在该传递供暖中,由于需要传导到车室内壁面的热量(壁面导热量)和使通风用空气升温的通风负荷,因此会使空调用动力消耗量增大。
为此,而被提出了抑制空调用动力消耗量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车用空调装置采用了如下的结构:在每一座椅上设置多个朝着处于就座姿势的乘员的头部、上半身、下半身、脚下等的局部部位吹出空调风的吹出口,通过所吹出的空调风来控制车室内的整体温度。
专利文献1的车用空调装置通过进行对乘员周围吹出空调风的区域空调,既能够确保乘员的温热舒适性又能够实现省动力化。
然而,专利文献1的技术仍然是传递供暖,因而会发生因壁面导热量或通风负荷而导致的动力消耗,因此,从省动力化的观点而言,其还存在着改善的余地。
尤其是在车辆为近年来呈增加倾向的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的情况下,由于不能期待作为热源的来自发动机的余热,因此,空调用动力消耗的增加会招致续航距离下降。
为此,可考虑采用利用经由电磁波的放射热(辐射热)来温暖乘员身体的(热)辐射供暖。通过采用该辐射供暖,与传递供暖相比,能够抑制经由车室内壁面而逃逸到外部环境的壁面导热量和使通风用空气升温的通风负荷。
然而,在车室内壁面上设置大量的加热板等温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下,因车辆的零件数目增加而存在着生产成本增加的担忧。此外,用于使大量的加热板工作的动力消耗量会增大,而有可能不能确保到所期待的省动力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131106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确保乘员的温热舒适性又能够实现省动力化的车室结构。
本发明的车室结构是能够控制处于就座在座椅上的姿势的乘员的温热舒适性的结构,其中,配置在能够与所述乘员的小腿部相向的位置上的内装件的至少局部由层结构构成,所述层结构包括表面层、结构基体层、以及安装在所述表面层和所述结构基体层之间并且能够对所述乘员进行加温及/或进行冷却的温度控制机构层。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温度控制装置的车室结构的简略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5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