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式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8218.0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8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大贵;船田和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F04D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风扇 | ||
本发明的螺旋桨式风扇包括:轮毂,其具有旋转轴;以及扇叶,具有多个且设置在所述轮毂的周向上,扇叶包括:在从与轮毂连接的基部到外缘的部分中位于基部侧的内周部及位于外缘侧的外周部,外周部形成为1片扇叶面,内周部包括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叶素,从旋转轴到内周部和外周部的边界为止的距离即半径r、与从旋转轴到外缘为止的距离即半径R之比r/R为0.4以下,将在外周部的风速设为V1,将在内周部的风速设为V2时,V1≤V2×2.0的关系式成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桨式风扇。
背景技术
例如,空调机在其室外机具有螺旋桨式风扇。在螺旋桨式风扇中,在扇叶外周部的风速较快,随着靠近旋转中心而风速降低。近年来,为了提高空调机的节能性能,试图使螺旋桨式风扇的风量增大。具体地,使螺旋桨式风扇大径化及高速旋转化等。
另外,该领域的技术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101223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1/001890号公报、日本特表2003-50364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4-116511号公报所公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122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0189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3-50364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165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技术中,扇叶的径向的风速分布不均匀。因此,发生在扇叶内周部从下游侧吸入空气等的喘振现象,导致异常工作状态。在将螺旋桨式风扇使用在室外机时,喘振现象有可能导致噪音及螺旋桨式风扇的破损。另外,风速较慢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内周部不会对送风做出贡献。因此,相对于螺旋桨式风扇的大小所获得的送风量少,由此可以认为叶面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扇叶的在外周部的风速与在内周部的风速之差(风速差)并且能够实现螺旋桨式风扇风量的增大的螺旋桨式风扇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本申请公开的一方式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包括:轮毂,其在中心轴的周围具有侧面;以及扇叶,具有多个设置在轮毂的侧面,扇叶包括与轮毂连接的位于扇叶的基部侧的内周部、及位于扇叶的外缘侧的外周部,外周部形成为1片扇叶面,内周部包括以规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叶素,从中心轴到内周部和外周部的边界为止的距离即半径r、与从中心轴到扇叶的外缘为止的距离即半径R之比r/R为0.4以下,将在外周部的风速设为V1,将在内周部的风速设为V2时,V1≤V2×2.0的关系式成立。
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方式,能够抑制扇叶的在外周部的风速与在内周部(中央部)的风速之差且能够实现螺旋桨式风扇风量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具有实施例1(实施例2~3)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室外机的示意图。
图2为从正压侧观察实施例1(实施例2)涉及的风扇的概略平面图。
图3为概略表示实施例1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
图4为概略表示实施例2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立体图。
图5为P-Q曲线图。
图6为从正压侧观察实施例3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平面图。
图7为从正压侧观察实施例3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扇叶中的1片的立体图。
图8为从正压侧观察实施例3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扇叶的根部周围的立体图。
图9为从负压侧观察实施例3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平面图。
图10为从负压侧观察实施例3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扇叶中的1片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