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网络协作工作空间中通过网络套接字连接传输文件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8738.1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可·瓦列里奥·玛斯;克里斯蒂亚诺·富马加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玛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5 | 分类号: | G06F16/9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英国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网络 协作 工作 空间 通过 套接 连接 传输 文件 方法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属于网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网络协作工作空间中通过网络套接字连接传输文件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传输托管在服务器上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套接字连接,供参与者访问的协作工作空间的表示;协作工作空间包括与连接到服务器的远程计算设备相对应的远程参与者对象,生成与远程参与者对象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活动文件夹,每个活动文件夹都映射到与该远程参与者对象相对应的远程计算设备的网络地址;检测拖动与远程参与者对象附近的文件相对应的图标的用户输入,并将至少一个文件存储在与远程参与者对象相对应的活动文件夹中,从而通过网络套接字连接将至少一个文件发送到远程计算设备的网络地址。
背景技术
操作系统和在操作系统内执行的应用经常使用外部硬件设备,以允许用户向程序提供输入和向用户提供输出。外部硬件设备的常见示例包括键盘,计算机鼠标,麦克风和外部扬声器。这些外部硬件设备通过使用驱动器与操作系统连接,驱动器是专用的软件程序,被配置为由特定硬件设备使用的硬件命令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
有时将应用设计成与某些硬件设备之间的接口。例如,语音到文本的文字处理应用可以设计为与包括麦克风的音频耳机之间的接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应用专门配置为接收语音命令,执行语音识别,将识别的单词转换为文本内容,并将文本内容输出到文档中。该功能通常将体现在应用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中,API是各种软件组件之间预定义的一组通信方法。在语音识别应用的示例中,API可以包括应用和驱动器上的软件之间的接口,该接口负责与硬件设备(麦克风)本身连接。
使用专用硬件设备的现有软件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对应用或操作系统软件本身进行定制和专门设计,以便使用硬件设备。这种定制意味着硬件设备不能超出应用为其定义的范围,并且不能被特定应用程序以外的情境利用,所述特定应用程序是专门设计的。例如,语音到文本文字处理应用的用户无法使用语音命令来操纵操作系统中的其他应用或其他组件,除非这些其他应用或操作系统经过专门设计,可以使用在麦克风上接收到的语音命令。
图1示出了利用耦合的硬件设备进行用户输入的系统的现有体系结构的示例。图1的操作系统100A包括执行应用101A和102A,每个应用分别具有其自己的API 101B和102B。操作系统100A还具有其自己的API 100B以及专用驱动器100C,101C和102C,其被配置为与硬件设备100D,101D和102D交互。
如图1所示,应用API 101B被配置为与驱动器101C交互,驱动器101C自身与硬件设备101D交互。类似地,应用API102B被配置为与驱动器102C交互,驱动器102C自身与硬件设备102D交互。在操作系统层面,操作系统API100B配置为与驱动器100C交互,驱动器100C本身与硬件设备100D交互。
图1所示系统的体系结构限制了用户利用某些应用或操作系统情境之外的硬件设备的能力。例如,用户不能利用硬件设备101D向应用102A提供输入,并且不能利用硬件设备102D向应用101A或操作系统100A提供输入。
因此,需要改进硬件-软件接口,从而可在多软件情境中使用硬件设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利用耦合的硬件设备进行用户输入的系统的现有系统架构。
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利用通用硬件-软件接口的系统架构。
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实现通用硬件-软件接口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当有一个或多个硬件设备捕获的信息中包括一幅或多幅图像时,该流程图基于由一个或多个通信耦合到系统的硬件设备捕获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部分来确定用户输入。
图5A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对象识别的示例。
图5B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确定输入位置坐标的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玛格有限公司,未经利玛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7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