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向性电磁钢板及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9264.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8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隆史;田中一郎;渥美春彦;竹田和年;多田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1D8/12 | 分类号: | C21D8/12;C22C38/00;C22C38/60;H01F1/147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性 电磁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方向性电磁钢板具备:具有规定的化学组成的母材钢板、设置于上述母材钢板的表面的玻璃覆膜及设置于上述玻璃覆膜的表面的张力赋予性绝缘覆膜,在上述张力赋予性绝缘覆膜的表面,与相对于轧制方向正交的方向即板宽方向成规定的角度φ的线状的热应变沿着上述轧制方向以规定的间隔周期性地形成,上述线状的热应变上的半峰全宽F1与相邻的两个上述线状的热应变的中间位置处的半峰全宽F2满足0.00(F1‑F2)/F2≤0.15,上述线状的热应变的宽度为10μm~300μm,在上述母材钢板中,以单位°计的绕二次再结晶粒的轧制方向轴的取向分散角γ、绕与板厚方向平行的轴的取向分散角α、绕相对于RD轴及ND轴分别垂直的轴的取向分散角β满足1.0≤γ≤8.0及0.0≤(α2+β2)0.5≤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向性电磁钢板及方向性电磁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8年03月22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8-054678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方向性电磁钢板(也称为“单方向性电磁钢板”)是由在{110}001取向(以下,也称为“高斯(Goss)取向”)上高取向集中的晶粒构成的含有7质量%以下的硅(Si)的钢板。方向性电磁钢板主要作为变压器的铁芯材料被使用。在将方向性电磁钢板作为变压器的铁芯材料而使用的情况(即,将方向性电磁钢板作为铁心而层叠的情况)下,必须确保层间(层叠的钢板间)的绝缘性。因此,从确保绝缘性的观点考虑,需要在方向性电磁钢板的表面形成一次覆膜(玻璃覆膜)和二次覆膜(张力赋予性绝缘覆膜)。
方向性电磁钢板的一般的制造方法及玻璃覆膜和张力赋予性绝缘覆膜的形成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将含有7质量%以下的Si的钢坯热轧后,通过一次或者夹有中间退火的两次冷轧而将钢板精加工成规定的冷轧后的板厚。之后,通过湿润氢气氛中的退火(脱碳退火),实施脱碳及一次再结晶处理,制成脱碳退火板。在所述脱碳退火中,在钢板表面,形成氧化膜(Fe2SiO4及SiO2)。接着,在对脱碳退火板涂布以MgO作为主体的退火分离剂并使其干燥的基础上,进行成品退火。通过所述成品退火,引起二次再结晶,钢板的晶粒组织集中于{110}001取向。同时,在钢板表面中,退火分离剂中的MgO与在脱碳退火时形成于钢板表面的氧化膜(Fe2SiO4及SiO2)发生反应,形成玻璃覆膜。通过对成品退火后的钢板(成品退火板)的表面(即,玻璃覆膜的表面)涂布以磷酸盐作为主体的涂布液并进行烧结,形成张力赋予性绝缘覆膜。
另外,在一部分制品中,为了提高方向性电磁钢板的磁特性,有时通过激光或电子束等而赋予应变来控制磁畴。然而,根据以下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7,认为通过这些磁畴控制而磁应变增加,原材料的噪音特性劣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7中,对用于获得降低磁应变、并且噪音特性优异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方向性电磁钢板的磁畴控制方法进行了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29253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6/136176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335128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5/129255号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6015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5-16101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5-16102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4-5524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9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