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9684.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8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隆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G11/82;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谢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1),其具备:具有箱型的外装体主体(10)及覆盖外装体主体(10)在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盖体(20)的外装体(3)、配置于比蓄电元件(2)在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更靠向这一侧的中盖(30)。外装体主体(10)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第一侧壁(12A、12B)和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侧壁(12A、12B)并安装中盖(30)的一对第一固定部(16A、16B)。中盖(30)具备与一对第一固定部(16A、16B)分别连接且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的一对第二固定部(31A、31B)。外装体主体(10)和中盖(30)通过将一对第一固定部(16A、16B)和一对第二固定部(31A、31B)连接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蓄电装置具备蓄电元件和收纳蓄电元件的外装体。外装体具备由树脂构成的箱型的外装体主体和装配于外装体主体的盖体。
在注塑成型这种外装体主体时,由于注塑成型时的压力产生的残留应力或不均匀的体积收缩等主要原因,有时外装体主体以向内侧翘曲的方式变形。当外装体主体这样变形时,难以将盖体装配于外装体主体,因此外装体的组装性恶化。
在专利文献1中,外装体主体具备相互对置的一对侧壁和连接一对侧壁的分隔板,通过分隔板支承侧壁,抑制成型外装体主体时的侧壁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75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683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将外装体主体内的空间区划成多个空间而设置有分隔板,则用于收纳蓄电元件的空间减少,因此,体积能量密度降低。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电装置,确保蓄电装置的体积能量密度,并防止或抑制外装体主体的变形。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蓄电元件;外装体,其具有收纳所述蓄电元件的箱型的外装体主体以及覆盖所述外装体主体在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的盖体;大致板状的中盖,其配置于比所述蓄电元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一侧端部更靠向这一侧的位置;所述外装体主体具备:一对第一侧壁,它们相互对置;一对第二侧壁,它们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第一侧壁之间,且相互对置;一对第一固定部,它们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侧壁,并安装所述中盖;所述中盖具备与所述一对第一固定部分别连接且相互隔开规定距离地配置的一对第二固定部,所述外装体主体和所述中盖通过将所述一对第一固定部和所述一对第二固定部连接而固定,所述中盖和所述蓄电元件被粘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确保蓄电装置的体积能量密度,且能够防止或抑制外装体主体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外装体主体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中盖的俯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罩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切断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情况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将实施方式1的蓄电装置的外装体主体和盖体进行热熔接的状态的与图6相同的图。
图8是表示将实施方式2的蓄电装置分解时的各构成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9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