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近红外线吸收性膜及固体摄像元件用图像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0396.7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大福幸司;水谷洋介;板本夏实;玉木继吾;堀江悠太郎;林健司;中原一成;野岛隆彦;福坂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C07C305/10;C07F9/09;C07F9/38;C08G65/326;C08G65/327;C09K3/00;H01L27/14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吸收性 组合 固体 摄像 元件 图像传感器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近红外光吸收能力优异、金属络合物、特别是铜络合物的分散性和水分混入时的分散稳定性(耐湿性)提高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使用其而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膜;具备该近红外线吸收性膜的固体摄像元件用图像传感器。本发明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含有近红外线吸收剂和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线吸收剂含有下述(A)成分和下述(B)成分中的至少一种成分。(A)成分:由具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和金属离子构成的成分;(B)成分:由通过具有下述通式(I)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的反应所得到的金属络合物构成的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和使用其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膜及固体摄像元件用图像传感器,更详细地说,涉及金属络合物、特别是铜络合物的分散性、水分混入时的分散稳定性(耐湿性)优异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使用了其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膜、及具备该近红外线吸收性膜的固体摄像元件用图像传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带有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等中,使用作为彩色图像的固体摄像元件的CCD、CMOS图像传感器,就这些固体摄像元件而言,由于在其受光部中使用对于近红外线波长区域的光具有感度的硅光电二极管,因此进行视感度矫正变得必要,多使用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近年来,作为构成这样的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的材料,公开有使用膦酸铜络合物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在上述各专利文献中,作为膦酸铜络合物的分散介质,在专利文献1中应用1种溶剂,在专利文献2中应用1种特定的可溶化剂,在专利文献3中应用1种特定的溶剂,实现品质的提高例如保存稳定性的提高,作为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均以对于膦酸铜盐添加了作为粘结剂的树脂成分后的稳定性作为问题,关于不含粘结剂成分的状态下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的稳定性没有提及,本发明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判明:添加粘结剂树脂之前的阶段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的分散稳定性对于最终品质产生大的影响。
另外,在铜络合物中水分混入的体系中,存在着即使在不含粘结剂的分散液、包含粘结剂的膜中也发生凝集的问题。由于进一步加热,进一步使凝集加速。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包括近红外光吸收层的光学滤波器,所述近红外光吸收层含有:通过具有环氧乙烷结构的磷酸酯、具有环氧丙烷结构的磷酸酯化合物与铜化合物的反应而得到的铜络合物,判明:即使在使用这样的铜络合物的情况下,铜络合物的分散性、水分混入时的分散稳定性(耐湿性)也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843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9266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8908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422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和状况而完成,其解决课题涉及:近红外光吸收能力优异、金属络合物、特别是铜络合物的分散性及水分混入时的分散稳定性(耐湿性)提高的近红外线吸收性组合物;使用其而形成的近红外线吸收性膜;具备该近红外线吸收性膜的固体摄像元件用图像传感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0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