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混合收发器进行的接近度检测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0740.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9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R·里米尼;U·费南多;S·麦迪扎德·塔利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闫昊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混合 收发 进行 接近 检测 | ||
公开了一种使用混合收发器进行接近度检测的设备。在示例方面,该设备包括耦联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混合收发器。混合收发器被配置成在数字域中生成数字基带雷达信号。混合收发器还被配置成经由第一天线发射从数字基带雷达信号导出的射频发射信号。经由第二天线,混合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射频接收信号,该射频接收信号包括射频发射信号的被对象反射的部分。在模拟域中,混合收发器被配置成生成包括拍频的模拟接收信号,拍频指示射频发射信号与射频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偏移。模拟接收信号是从射频接收信号中导出的。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8年3月28日提交的名为“使用混合收发器进行的接近度检测”的第15/939,038号非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被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并且在此通过引用被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无线收发器,并且更明确地说,涉及能够在数字域中执行某些操作且在模拟域中执行其它操作的混合收发器。
背景技术
蜂窝和其它无线网络可以利用高频和小波长来提供高数据速率。尤其,具有第五代(5G)能力的装置使用处于或接近极高频(EHF)频谱的频率与处于或接近毫米波长的波长通信。尽管较高频率的信号提供了较大的带宽来有效地传送大量数据,但是这些信号遭受较高的路径损耗(例如,路径衰减)。为了补偿较高的路径损耗,可以增加发射功率电平,或者波束形成可以将能量集中在特定方向上。
因此,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已经确定了最大允许暴露(MPE)限制。为了满足目标准则,装置负责将性能与传输功率和其它约束进行平衡。实现这种平衡行为是很有挑战性的,尤其是对于具有成本、尺寸和其它考虑的装置而言。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一种使用混合收发器实现接近度检测的设备。混合收发器在数字域中生成雷达信号,并且在模拟域中执行反射雷达信号与发射雷达信号的差拍操作。这种数模混合架构使得能够针对目标频率范围实现指定的线性度和相位噪声性能。通过在模拟域中对信号进行差拍,反射雷达信号和发射雷达信号自然同步,并且可以避免与在数字域中执行差拍操作相关联的量化误差。通过使用选择电路,混合收发器内的一些组件可以用于接近度检测和无线通信。响应于接近度检测,可以调节用于无线通信的发射参数,以使混合收发器能够满足政府或无线行业发布的准则。
在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混合收发器。混合收发器耦联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混合收发器被配置成在数字域中生成数字基带雷达信号。混合收发器还被配置成经由第一天线发射从数字基带雷达信号导出的射频发射信号。经由第二天线,混合收发器被配置成接收射频接收信号。该射频接收信号包括射频发射信号的被对象反射的部分。在模拟域中,混合收发器被配置成生成包括拍频的模拟接收信号。模拟接收信号是从射频接收信号中导出的。拍频表示射频发射信号和射频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偏移。
在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用于生成数字基带雷达信号的数字雷达装置。该设备还包括用于经由第一天线发射射频发射信号的发射装置。射频发射信号是从数字基带雷达信号导出的。该设备附加地包括用于经由第二天线接收射频接收信号的接收装置。该射频接收信号包括射频发射信号的被对象反射的部分。该设备还包括用于生成包括拍频的模拟接收信号的下变频装置。模拟接收信号是从射频接收信号中导出的。拍频表示射频发射信号和射频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偏移。
在一个示例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混合收发器以进行接近度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成数字基带雷达信号并且经由第一天线发射射频发射信号。射频发射信号是从数字基带雷达信号导出的。该方法还包括经由第二天线接收射频接收信号。该射频接收信号包括射频发射信号的被对象反射的部分。该方法还包括生成包括拍频的模拟接收信号。模拟接收信号是从射频接收信号中导出的。拍频表示射频发射信号和射频接收信号之间的频率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0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