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浸料坯、层合体、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1034.X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9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A·P·哈罗;荒井信之;小柳安德鲁秀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5/24 | 分类号: | C08J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牛蔚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浸料坯 合体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制造 方法 | ||
1.预浸料坯,其包含:包含增强纤维基质的成分(A)、包含热固性树脂的成分(B)、及包含多个热塑性树脂粒子的成分(C),其中:
i)所述增强纤维基质的纤维单位面积重量为10gsm至100gsm且被成分(B)含浸,
ii)成分(B)占所述预浸料坯的总重量的36%至48%;及
iii)所述预浸料坯在以多层层叠时提供下述层合体,所述层合体在非高压釜固化前具有低于3.0E-14m2的面内渗透率,且所述层合体在非高压釜固化后提供下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
a)满足下述比例的层间厚度和层内厚度:
0.62X/Y1.0,
其中,X为层间厚度,Y为层内厚度;及
b)1%的孔隙率,
所述预浸料坯为单向预浸料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多个热塑性树脂粒子具有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得的下述粒度分布,所述粒度分布中,以总体积为100%来确定累积曲线时,累积曲线为90%的粒子的粒径为5μm至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成分(C)的热塑性树脂粒子以相对于热固性树脂的重量而言为6wt%至20wt%的量存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固化后的成分(B)和成分(C)提供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150℃的固化树脂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成分(B)的40℃时的粘度为100至10000Pa·s,最小粘度为0.1至15Pa·s。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成分(B)还包含溶解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由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缩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酯、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腈、聚苯并咪唑、它们的衍生物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聚酰胺为聚芳酰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聚酯为聚芳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溶解于成分(B)的所述热固性树脂中的所述热塑性树脂以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而言为5~30重量份的量存在于成分(B)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4、9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成分(C)实质上局部性地分布于预浸料坯的表面上或表面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4、9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预浸料坯包含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含一部分热固性树脂,所述第二层包含增强纤维基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第一层位于所述预浸料坯的表面或表面附近至从所述表面起算的深度为20%的部位为止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4、9、12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浸料坯,其中,所述预浸料坯的两侧实质上被成分(B)覆盖。
14.层合体,其包含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预浸料坯。
15.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包含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层合体,其中,所述层合体进行了热固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固化周期后的孔隙率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10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