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1405.4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燮;朴星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文燮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全罗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粒子 碰撞 扩散 结构 湿法 集尘 空气净化 装置 | ||
1.一种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路部(110),利用碰撞壁(111)形成空气可通过且贯通的通路区域(C);
引导部(120),利用吸排气扇(121)将包含外部污染物质(D)的被污染空气(P/A)的空气流动,引导至所述通路区域(C);
水槽部(130),向所述通路区域(C)内供给水,且在所述通路区域(C)之内将吸附完污染物质(D)的水收集并处理;
水扩散部(140),在所述水槽部(130)利用离心力将供给的水(W0)打散至通路区域(C)上,从而形成水粒子(W1),然后将水粒子(W1)打散并使其碰撞于碰撞壁(111)形成细微水粒子(W2),最后将水粒子(W1)和细微水粒子(W2)填充至所述通路区域(C)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部(110)包括:
多个碰撞块(111a),在所述碰撞壁(111)的内周面上,向所述通路区域(C)的内侧方向形成具有一定间隔且突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扩散部(140)包括:
旋转水管轴(141),通过与所述水槽部(130)相连接的水供给管(131),将向内部供应的水通过贯通孔(141a)排出至外部,并在所述通路部(110)的通路区域(C)内旋转;
扩散封盖(142),在所述旋转水管轴(141)上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并旋转,同时利用离心力将排出的水通过所述贯通孔(141a)喷洒扩散至所述碰撞壁(111)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封盖(142)包裹所述旋转水管轴(141),且还包括:
固定的主体(142a);以及
旋转扇叶(142b),从主体(142a)向外侧倾斜并延长,形成杯子形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扩散封盖(142)具有扩张空间(a),即主体(142a)的一侧内周面和旋转水管轴(141)形成一定间隔的区域;
通过所述贯通孔(141a)而排出的水储存于扩张空间(a),依靠离心力作用,沿着旋转扇叶(142b)倾斜的内周面流动冲向碰撞壁(111)一侧,从而完成被喷洒打散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扇叶(142b)包括:沿着外侧边缘区域形成突出的锯齿凸起(142b-1)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部(130)包括:
本体水箱(131),其具有可开闭的注水口(131a)和排水口(131b),并且在所述通路部(110)的下部可分离拆卸和结合;以及
吸水泵(132),设置在本体水箱(131)的一侧上,向连接水供给管(131)供给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水箱(131)具有:处理水槽领域,在所述通路区域(C)将吸附完污染物质(D)后掉落的水粒子(W1)或是细微水粒子(W2)收集处理;供给水槽领域,与所述水供给管(131)连接相通;
所述处理水槽领域和所述供给水槽领域,基于具有一定高度的过滤滤芯(134)而相互分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水箱(131)包括:
消毒及加热部件(133),其具备电器分解装置、紫外线灯或者红外线灯中任意一种以上的结构,能对水有杀菌消毒效果;且具备加热器,对水能够起加热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水粒子碰撞扩散结构的湿法集尘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部(110)具备多个通路区域(C),通过连接通路(114)相互连接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文燮,未经吴文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14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