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微细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1840.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02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广幸;福本将秀;重信刚也;本多正人;村山拓也;胜见佳正;清本训央;樋口智之;铃木康浩;广川雅之;平田泰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B3/02 | 分类号: | B05B3/02;F24F3/14;F24F7/003;F24F8/24;F24F7/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微细 化装 | ||
液体微细化装置(150)的液体微细化室(105)具备:旋转轴(110),其通过旋转马达(109)而旋转,且朝向铅垂方向配置;筒状的扬水管(111),其在下方具备扬水口,且上方固定于旋转轴(110),通过旋转而利用扬水口扬水,并将其扬起的水朝向离心方向放出;碰撞壁(112),其通过供由扬水管(111)放出的水碰撞而将该水微细化;贮水部(104),其设置在扬水管(111)的铅垂方向下方,且对供利用扬水口扬起的水进行贮存;横流槽(121),其对附着于碰撞壁(112)并落下的水进行承接;纵流槽,其将由横流槽(121)承接到的水向贮水部(104)引导;以及分离器(119),其在碰撞壁(112)的下方以与横流槽(121)接触的方式设置,且对微细化后的水中的水滴进行捕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热交换换气装置、空气净化器以及空气调节器等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液体微细化装置,其将水微细化,使该微细化后的水滴包含在吸入的空气中并将该空气吹出。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在将空气吸入的吸入口与将该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之间的风路内,设置有将水微细化的液体微细化室。该液体微细化室具备扬水管,该扬水管固定于旋转马达的旋转轴。扬水管通过旋转马达而进行旋转,由此贮水部所贮存的水被扬水管扬起,且扬起的水朝向离心方向放射。该放射出的水与碰撞壁碰撞,由此水被微细化。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设置有气液分离装置(分离器),空气所包含的微细化后的水滴中的大粒的水滴被该气液分离装置捕集而被去除。由此,抑制了在吹出口附着有大粒的水滴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880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795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1161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以往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如果利用气液分离装置持续捕集大粒的水滴,则存在该气液分离装置变得过度润湿的风险。另外,在以往的液体微细化装置中,有时将气液分离装置设置在碰撞壁的下方。在该情况下,附着于碰撞壁的水滴向气液分离装置落下,从而仍然存在气液分离装置变得过度润湿的风险。如果气液分离装置变得过度润湿,则在液体微细化装置中,尽管通过扬水管的旋转量来控制加湿量,水的气化量也会在气液分离装置上增大,因此存在加湿性能的控制性容易降低这样的问题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利用分离器对水滴进行捕集的同时提升加湿性能的控制性的液体微细化装置。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具备:吸入口,其将空气吸入;吹出口,其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吹出;以及液体微细化室,其设置在吸入口与吹出口之间的风路内,且将水微细化。液体微细化室具备:旋转轴,其通过旋转马达而旋转,且朝向铅垂方向配置;筒状的扬水管,其在下方具备扬水口,且上方固定于旋转轴,通过与旋转轴的旋转配合地旋转而利用扬水口将水扬起,并将扬起的水朝向离心方向放出;碰撞部,且通过供由扬水管放出的水碰撞而将该水微细化;贮水部,其设置在扬水管的铅垂方向下方,且对供利用扬水口扬起的水进行贮存;横流槽,其对附着于碰撞壁并落下的水进行承接;纵流槽,其将由横流槽承接到的水向贮水部引导;以及分离器,其在碰撞壁的下方以与横流槽接触的方式设置,且对微细化后的水中的水滴进行捕集。
根据本发明的液体微细化装置,附着于碰撞壁并落下的水被横流槽承接,并且被纵流槽向贮水部引导,因此能够抑制该水朝向在碰撞壁的下方设置的分离器落下的情况。另外,由分离器捕集到的水滴的一部分有时会由于风压而朝向风路的下游侧且分离器的上方移动,但能够使该水滴附着于与分离器接触的横流槽,并沿着纵流槽朝向贮水部落下。由此,能够抑制分离器变得过度润湿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分离器上的水的气化量增大的情况。因而,具有能够在利用分离器对水滴进行捕集的同时提升加湿性能的控制性这样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18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