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增材制造构件互连的抗剪腹板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2354.7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8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D·罗伯茨;N·K·阿尔索夫;M·W·尼尔森;J·R·托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B29C65/00;B29D9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郭帆扬;陈浩然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构件 互连 腹板 组件 | ||
1.一种用于组装风力涡轮机的转子叶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第一翼梁连接部件;
提供抗剪腹板;
在所述抗剪腹板的第一端处提供第一腹板连接部件,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由热塑性材料形成;
在第一接头处将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互连;以及
加热所述第一接头以将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形成第二翼梁连接部件;
在所述抗剪腹板的相对的第二端处提供第二腹板连接部件,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由热塑性材料形成;
在第二接头处将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互连;以及
加热所述第二接头以将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形成所述转子叶片的下壳部件;
在所述下壳部件上形成第二翼梁帽,所述第二翼梁帽包括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
在所述第二接头处将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互连;
形成所述转子叶片的上壳部件;
在所述上壳部件上形成第一翼梁帽,所述第一翼梁帽包括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
在所述第一接头处将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互连;以及
加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增材制造、热成型、真空成型、拉挤成型、连续模制、挤出模制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来形成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增材制造、热成型、真空成型、拉挤成型、连续模制、挤出模制或其组合中的至少一种来形成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经由超声信号传输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经由无损检测(NDT)检查来检查所述第一接头或所述第二接头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经由灌注、插入、过盈配合、一种或多种粘合剂,或一个或多个紧固件中的至少一种将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分别固定到所述抗剪腹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分别包括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第二翼梁连接部件的所述第一翼梁帽和所述第二翼梁帽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翼梁帽共同灌注;以及
将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翼梁帽共同灌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各自包括母连接器,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各自包括对应的公连接器。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顶部提供覆盖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与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互连之前,从所述第一翼梁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翼梁连接部件或所述第一腹板连接部件和所述第二腹板连接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移除所述覆盖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3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