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排气后处理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2893.0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9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O·霍尔兹;P·伊利哈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殷玲;吴鹏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排气 处理 设备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后处理的设备(10),所述设备包括:壳体(11、42),排气能在该壳体中从入口通流至出口;沿径向方向在空间上被界定具有恒定的入口横截面且沿轴向方向可通流的流动路段(12、30、40),该流动路段布置在壳体(11、42)内部;布置在流动路段(12、30、40)中的、用于通过催化反应转化排气的至少一个催化转化器(15);和布置在流动路段(12、30、40)中能被排气通流的、用于电加热排气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14),
其特征在于,
在流动路段(12、30、40)与壳体(11、4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可通流的环形间隙(13、32、43),其中,能借助于具有环形形状的控制元件通过改变环形间隙(13、32、43)的可通流的流动横截面而改变进入环形间隙的排气质量,所述环形形状具有内直径和外直径,所述内直径至少在流动路段的一个轴向位置处对应于流动路段的直径,所述外直径对应于壳体的内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由可转动地支承的孔板(17)形成,其中,通过孔板(17)的转动,环形间隙的可通流的横截面是可增大的或可减小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孔板(17)具有固定不动的部段(19)和相对于该固定不动的部段(19)可转动地支承的部段(18),其中,两个部段(18、19)具有沿周向彼此间隔开的开口(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控制元件由能沿壳体的轴向方向移动的环形板(25,23)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板(23)布置在流动路段(12)与壳体(11)之间的环形间隙(13)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板(23、25)能相对于壳体(11)和/或流动路段(12)移动,其中,环形板(23、25)具有规定的开口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环形板(25)具有导流片(24),其中,能通过导流片(24)使流过环形间隙(13)的排气质量流转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沿径向方向界定流动路段(30)的结构具有可转动地支承的活门(31)作为控制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地支承的活门(31)围绕沿轴向方向取向的轴线可转动地支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活门(31)能打开开口,该开口允许排气质量流至少部分地从流动路段(30)溢流到环形间隙(3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流动路段(30)这样布置在壳体中,使得排气流仅能经过可通过活门(31)打开的开口流过环形间隙(3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环形间隙(43)中布置有涡流阀(41)作为控制元件,所述涡流阀围绕径向地取向的轴线可转动地支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转动涡流阀(41)能打开环形间隙(43)的流动横截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涡流阀(41)沿周向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在环形间隙(43)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6、8至10以及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流动路段(12、30、40)由套管形成,该套管布置在壳体(11、42)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纬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8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