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复合金属化合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锂二次电池以及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2958.1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将志;前田裕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53/00 | 分类号: | C01G53/00;H01M4/52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金属 化合物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是由下述组成式(I)表示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由液态氮温度下的氮吸脱附等温线测定求出的细孔物性值满足下述要件(1)和(2),
Li[Lix(Ni(1-y-z)CoyMz)1-x]O2(I)
M为选自Mn、Fe、Cu、Ti、Mg、Al、W、B、Mo、Zn、Sn、Zr、Ga、Nb和V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满足-0.10≤x≤0.2、0<y≤0.2、0≤z≤0.2、0<y+z≤0.25,
(1)由吸附等温线的相对压力p/p0为0.99时的氮吸附量求出的总细孔容积为0.008cm3/g~0.012cm3/g,
(2)就根据BJH法由脱附等温线求出的细孔分布来说,15nm以下的细孔的容积相对于200nm以下的总细孔容积所占的比例小于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碳酸锂的含量为0.3质量%以下,氢氧化锂的含量为0.2质量%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就根据BJH法由吸附等温线求出的细孔分布来说,观察到log微分细孔容积的峰的细孔径的最小值为10n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就由所述氮吸脱附等温线测定求出的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的滞后环来说,在以相对压力p/p0为0.7~0.9的范围中的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之间的面积为S1并且以相对压力p/p0为0.5~0.9的范围中的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之间的面积为S2的情况下,所述S1与所述S2之比S1/S2为0.8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就所述根据BJH法由脱附等温线求出的细孔分布来说,在细孔径为10nm~40nm的范围具有log微分细孔容积的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就所述根据BJH法由脱附等温线求出的细孔分布来说,细孔径为3nm~5nm的范围的log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值小于0.005cm3/(g·n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其中,就所述根据BJH法由脱附等温线求出的细孔分布来说,在细孔径为3nm~5nm的范围不具有log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值。
8.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含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
9.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10.一种锂二次电池,其具有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
11.一种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组成式(I)表示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其包括下述工序:对锂化合物与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烧成而得到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工序;通过水洗将残存于所述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锂化合物除去的水洗工序;以及对水洗后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进行干燥的工序,
其中,所述干燥工序是在供给了二氧化碳浓度为300ppm以下的气体的回转窑内部进行的,在所述回转窑内以150℃~300℃的温度对清洗后的锂复合金属化合物进行加热,由外部供给的气体的通气速度B与干燥时的水分蒸发速度A之比B/A为2Nm3/kg~20Nm3/kg,所述由外部供给的气体的通气速度B的单位为Nm3/小时,所述干燥时的水分蒸发速度A为kg/小时,
Li[Lix(Ni(1-y-z)CoyMz)1-x]O2(I)
M为选自Mn、Fe、Cu、Ti、Mg、Al、W、B、Mo、Zn、Sn、Zr、Ga、Nb和V中的一种以上的元素,满足-0.10≤x≤0.2、0<y≤0.2、0≤z≤0.2、0<y+z≤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9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