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螺旋导电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5302.5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5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提亚斯·布塞;弗朗兹-约瑟夫·沃斯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41/12;B22D19/00;B22D19/08;H01F41/04;B22C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明海;胡彬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螺旋 导电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螺旋导电体(2)的方法,其中首先由在热作用下可液化或可气化的芯材料制成螺旋模型(3、8)作为失模,然后用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4、5)覆盖并包埋在型砂中,然后将金属铸造材料填充到失模中置换所述模型并与所述绝缘层连接,其中将其上粘附有所述绝缘层(4、5)的铸造体(7)从所述型砂中除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和电气工程领域,并且有利地可用于电机中。然而,总体上可以设想电线圈的所有应用情况的应用。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螺旋导电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机中,螺旋的导电体被用作线圈,以产生磁场或用于其他电气用途。电线圈通常可以用于电气设备中。这类线圈是否符合特定用途的一个重要的量是良好的空间利用率。通常,线圈的不同绕组之间是有间隔的,以防止相邻螺旋螺线的电接触。为此,由于制造的原因,通常要求相邻的螺旋螺线之间有一定的最小距离,这使得空间的利用仍受到限制。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螺旋导电体还在其外侧是电绝缘的以避免电接触。
迄今为止,已经生产出具有良好的空间利用率的线圈,例如作为铸造线圈或通过成型生产的线圈,例如铝线圈或铜线圈。然而,生产这种线圈成本很高。在这样的线圈上施加绝缘也需要高成本的工作步骤,特别是如果相邻螺旋螺线/绕组的距离小。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是实现一种制造螺旋导电体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空间利用好的这种导电体。良好的空间利用是指由螺旋的体积来填充总体积的尽可能高的填充度,从而在螺旋或绕组的各个螺线之间损失尽可能少的体积。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的方法用本发明的特征来解决。
因此,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螺旋导电体的方法,其中首先由在热作用下可液化或可气化的模型材料制成螺旋模型作为失模,然后用(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覆盖并包埋在型砂中,然后将金属铸造材料倒入失模中置换模型材料并与绝缘层连接,其中将附着有绝缘层的铸造体从型砂中除去。
在所述方法中,螺旋导电体在金属铸造方法中用失模生产。首先将失模制成最终产品所需形状的模型,即呈螺旋形状,然后用(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覆盖,所述绝缘层然后形成线圈的导体绝缘或导电体的外部绝缘并在失模的浇铸过程中粘附在金属铸造体上。铸造材料和(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的材料相互匹配,使(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很好地附着在铸件上。(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包含一种组成,该组成使其可以在以后作为线圈的绝缘层使用。
以这种方式涂覆的模型被包埋在型砂中,其中型砂应理解为任何可变形材料,其适于以失模铸造以用于模型的包埋,即特别是颗粒和其他细粒散装材料形式的材料。
在浇铸金属体之后,将其与施加的绝缘层从型砂中除去,并且最好仅进行最小程度的清洁,但是其中绝缘层在导电体上保持粘附。所述绝缘层除了用于所述体的绝缘之外,还可以用作与型砂的隔离层。为此目的,所述绝缘层优选地由使得型砂易于分离的材料组成。
在所述方法的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可以规定,将所述绝缘层以铸型涂料的形式施加在螺旋模型上。
其中可以规定,所述铸型涂料包含载体液体、耐火组分、粘合剂和任选的其他附加材料。
所述铸型涂料的粘度有利地被调节,使得可以将合适的层厚度应用于所述模型。然后所述层首先通过干燥、粘结或硬化来固化,并为此具有适当结构化的粘结剂和/或附加材料。在固化状态下,所述铸型涂料具有强度,该强度允许在不损坏层的情况下倒入金属铸造材料,从而使铸造材料与所述层连接。在铸造材料变硬之后,所述层形成牢固粘附到铸造体上的表面涂层。
所述方法的其他实施可以规定将所述绝缘层通过浸没、喷涂或喷洒施加到螺旋模型上。
例如,还可以规定,所述(优选地,电绝缘的)绝缘层以多个相继施加的子层的形式施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未经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5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