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饰抗体、及放射性金属标记抗体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80025932.2 申请日: 2019-04-15
公开(公告)号: CN112041337A 公开(公告)日: 2020-12-04
发明(设计)人: 香本祥汰;小川祐;正山祥生;波多野正;伊东祐二;荒野泰;铃木博元;上原知也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鹿儿岛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千叶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6/00 分类号: C07K16/00;A61K47/68;A61K47/69;A61K51/10;C07D257/02;C07K7/06;C07K7/08;A61K39/395;C07K19/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焦成美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修饰 抗体 放射性 金属 标记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在不使抗体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施予至患者后在肝脏内被容易地代谢、减少放射性核素向肝脏等器官的集聚的标记技术,并提供包含IgG抗体和与其结合的IgG结合肽的修饰抗体。IgG结合肽包含GPDCAYH(Xaa1)GELVWCTFH(式中,Xaa1为赖氨酸残基、半胱氨酸残基、天冬氨酸残基、谷氨酸残基、2‑氨基辛二酸、或二氨基丙酸)等由13~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氨基酸序列,在IgG结合肽的N末端,介由修饰接头而与下式(II‑1)表示的化合物于其赖氨酸残基的位置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IgG抗体的修饰及放射性金属标记。

背景技术

抗体由于其针对靶分子的特异性而在各种研究·开发中被用于靶分子的检测,医疗领域中,通过将可与癌症等的患部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用放射性核素标记并施予至体内来实施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的诊断,另外,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作为用于治疗疾病的医药品也受到瞩目。

作为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的方法,将螯合化合物与抗体结合、并使该螯合化合物担载放射性金属元素的方法正在被使用(非专利文献1)。上述螯合化合物的结合迄今为止主要介由抗体所含的赖氨酸的氨基、半胱氨酸的巯基、及被活化的羧基等来进行,但即使其针对官能团具有特异性,也没有位点特异性,因此存在因对于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的修饰等而导致抗体活性降低的问题、难以控制结合化合物的数量等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已在使用以位点特异性方式引入了特定官能团的抗体,从而对抗体进行修饰。例如,通过利用基因工程修饰将非天然氨基酸(非专利文献2~4)、游离的半胱氨酸(非专利文献5~6)引入特定位点,从而能够实现特定位点处的修饰。虽然正在不断开发这样的位点特异性的抗体修饰技术,但多数情况下,需要以抗体工程的方式来修饰抗体自身,考虑到与该修饰相伴而使得抗体功能降低、开发成本高,不能必然认为是有利的方法。

因此,作为能够特异性且简便地修饰抗体的方法,提出了下述方法:通过将配体与针对IgG抗体的Fc结构域的特定位点具有结合性的IgG结合肽连接,使该IgG结合肽与抗体结合,从而无需改变抗体分子的序列,因此能够在不会导致与抗体分子的基因修饰相伴的功能降低的情况下利用放射性金属核素来标记IgG(专利文献1及2)。

另一方面,经放射性金属核素标记的低分子多肽在施予至生物体时,自施予早期起在肾脏中长期观察到放射活性,因此,将放射性金属标记抗体施予至生物体内时,存在肾脏的辐射暴露及肾损伤的可能性,但提出了通过使用特定的低分子多肽来使非特异性肾集聚减少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专利文献3及4、非专利文献7及8)。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217347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WO2016/186206小册子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WO2013/081091小册子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7/150549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odwell,J.D.等,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86,83,pp.2632-2636

非专利文献2:Axup,J.Y.等,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12,109,pp.16101-1610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鹿儿岛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千叶大学,未经日本医事物理股份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鹿儿岛大学;国立大学法人千叶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5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