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器人电外科器械的保护措施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6583.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B·C·沃雷尔;R·H·诺比斯;T·B·雷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惜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00 | 分类号: | A61B34/00;A61B17/28;A61B17/29;A61B17/00;A61B18/00;A61B34/30;A61B90/90;A61B90/00;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刘迎春;张宁潇 |
地址: | 美国波多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器人 外科 器械 保护措施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外科工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该外科工具与患者相邻地定位以进行操作,该外科工具包括:腕部,该腕部具有远侧连接叉和近侧连接叉,该远侧连接叉可旋转地联接到该近侧连接叉;轴或轴适配器,该轴或轴适配器联接到该近侧连接叉;以及端部执行器,该端部执行器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到该远侧连接叉的一个或多个钳口构件。该腕部和该端部执行器的部分用保护套筒绝缘,该保护套筒具有远侧端部和近侧端部并在该述远侧端部处限定孔,该一个或多个钳口构件穿过该孔突出。当该保护套筒从组装位置轴向地移动到迁移位置时,提供肯定指示标识。
背景技术
微创外科手术(MIS)器械由于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且瘢痕形成最小化而通常优于传统的开放式外科装置。腹腔镜式外科手术是一种类型的MIS手术,在该手术中,在患者的腹部中形成一个或多个小切口,并且通过切口插入套管针以形成进入腹腔的通路。通过套管针,可将多种器械和外科工具引入腹腔中。套管针还有助于促进吹气以提升器官上方的腹壁。经由套管针引入腹腔中的器械和工具可用于以多种方式接合和/或处理组织以实现诊断或治疗效果。
最近已开发出各种机器人系统来辅助MIS手术。机器人系统可通过保持自然的手眼轴线来实现更直观的手部运动。机器人系统还可通过包括能形成更自然的手状关节运动的“腕部”关节来实现更大程度的运动自由度。尽管不是必需的,但是器械的端部执行器可以使用缆线驱动的运动系统来进行关节运动(移动),该缆线驱动的运动系统结合有延伸穿过腕部关节的一条或多条驱动缆线。用户(例如,外科医生)能够通过在空间中抓持和操纵一个或多个控制器来远程操作器械的端部执行器,该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与联接到外科器械的工具驱动器连通。用户输入由结合到机器人外科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处理,并且工具驱动器通过致动缆线驱动的运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驱动缆线)来作出响应。移动驱动缆线使端部执行器关节运动到期望的位置和构型。
一些外科工具(通常被称为电外科器械)是通电的。电外科器械具有安装在远侧的端部执行器,该端部执行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极。当供应电能时,端部执行器电极能够产生足以切割、烧灼和/或密封组织的热量。
电外科器械能够被构造用于双极或单极操作。在双极操作中,电流分别通过端部执行器的有源电极和返回电极被引入组织中并从组织返回。在返回到返回电极之前,双极操作中的电流不需要穿过患者行进较长距离。因此,所需的电流量最小,这大大降低了意外消融和/或灼伤的风险。此外,两个电极紧密间隔并且通常在外科医生的视野内,这进一步降低了意外消融和灼伤的风险。
在单极操作中,电流通过有源端部执行器电极(另选地被称为“源电极”)被引入组织中并且通过单独定位在患者的身体上的返回电极(例如,接地垫)返回。单极电外科器械有利于若干外科功能,诸如切割组织、凝结组织以止血或同时切割和凝结组织。外科医生可在每次器械的导电部分与患者电接近时施加电流,从而允许外科医生从许多不同的角度通过单极电外科器械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包括在内以示出本公开的某些方面,并且不应被视为排他性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所公开的主题能够具有形式和功能上的大量修改、改变、组合和等同物。
图1是可结合本公开的一些或全部原理的示例性机器人外科系统的框图。
图2是可结合本公开的一些或全部原理的示例性外科工具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其中图1的腕部能够进行关节运动(枢转)的潜在自由度。
图4是图1的外科工具的远侧端部的放大等轴视图。
图5A和图5B是图2的外科工具的远侧端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图4的轴适配器和套筒的放大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7是图6A-6B的接近传感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8A和图8B是图2的外科工具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远侧端部的放大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惜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爱惜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65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