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再生硅酸铝材料的颗粒混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6842.5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9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E·塞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科IP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02 | 分类号: | C04B33/02;C04B33/132;C04B33/135;C04B35/01;C04B35/18;C04B33/138;C04B33/22;C04B33/24;C04B35/622;C04B33/32;C04B3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区尖沙咀广东***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再生 硅酸铝 材料 颗粒 混合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陶瓷制品生产的颗粒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包含30wt%至80wt%的再生硅酸铝材料,其中所述颗粒混合物具有以下的粒度分布:(i)d50粒度为10μm至30μm;(ii)d70粒度小于40μm;以及(iii)d98粒度小于60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混合物,其适用于陶瓷制品的生产,尤其是陶瓷地砖。
背景技术
人们一直对在可用于陶瓷生产中的颗粒混合物中使用再生材料感兴趣,该再生材料例如再生硅酸铝材料。再生硅酸铝材料通常来自于煤燃烧产物,例如粉煤灰。这具有环境效益。
然而,在陶瓷制品,特别是陶瓷地砖的生产中,使用这种再生硅酸铝材料,尤其是当其以较高水平使用时,这会导致问题。这对于大规模生产过程尤其重要。
与传统的陶瓷组合物相比,使用再生硅酸铝材料给生产过程带来更大的可变性。当使用较高水平的再生硅酸铝材料时,这种更大的可变性就更加重要。
陶瓷制品,特别是陶瓷地砖,可能会以不一致的和/或过度的方式收缩,进而导致内部应力。这可能会引起例如破裂或内部结构薄弱的缺陷,内部结构薄弱则例如在处理时容易破裂。
其他问题包括砖芯炭斑和吸水性能差。这对于陶瓷地砖尤为重要。
本发明寻求提供一种颗粒混合物,其可用于制造陶瓷制品,尤其是陶瓷地砖,该颗粒混合物包含再生硅酸铝材料,并且不表现出砖芯炭斑、表现出有限的收缩率,以及具有优异的吸水率(即,低)属性。
本发明控制粒度分布,特别是d50粒度,以提供避免砖芯炭斑、具有最佳的收缩率和低吸水率的这些良好性能。使用太小的粒度会导致不需要的砖芯炭斑和过度收缩,而太大的粒度会由于缺乏玻璃化而导致较差的(高)吸水性。这些问题会导致质量低劣的陶瓷制品(例如瓷质地砖)。如本发明所要求的,使用粒度分布,特别是d50粒度克服了这些问题,并提供了一种没有砖芯炭斑,具有可接受的收缩率和非常低的吸水性能的陶瓷制品。这对于陶瓷地砖及其生产是非常理想的。陶瓷地砖必须坚固且不透水,此外,它们特别容易出现砖芯炭斑的问题。由于这些原因,本发明的颗粒混合物特别适合用于陶瓷地砖的生产,尤其是陶土瓷质地砖(ceramic grès porcelain floor tiles)。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混合物,该颗粒混合物能够将再生硅酸铝材料掺入具有优异性能的陶瓷制品,例如陶瓷地砖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陶瓷制品生产的颗粒混合物,其中所述混合物包含30wt%至80wt%的再生硅酸铝材料,其中所述颗粒混合物具有以下的粒度分布,使得:(i)d50粒度为10μm至30μm;(ii)d70粒度小于40μm;以及(iii)d98粒度小于60μm。
具体实施方式
颗粒混合物:
通常,颗粒混合物适合用于陶瓷制品的生产,并且特别适合用于陶瓷地砖的生产。通常,陶瓷生产工艺包括将颗粒混合物输送至压机,例如液压机,并将颗粒混合物压制成生坯。然后通常将生坯转移到干燥机中,然后转移到窑炉中,在其中烧制成陶瓷制品。本领域已知的标准陶瓷生产工艺是合适的。
所述颗粒混合物包含30wt%至80wt%的再生硅酸铝材料,优选为50wt%以上至80wt%、或60wt%至80wt%、或甚至70wt%至80wt%的再生硅酸铝材料。所述颗粒混合物还可以包含30wt%至75wt%、或30wt%至70wt%、或35wt%以上至75wt%、或35wt%以上至70wt%、或40wt%至75wt%、或40wt%至70wt%的再生硅酸铝材料。再生硅酸铝材料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科IP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维科IP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6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