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类聚合物和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7098.0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鱼住俊也;森冈哲哉;黑崎圭一;石川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邦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10/06 | 分类号: | C08F10/06;C08F4/658;C08F29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类聚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烯烃类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丙烯初始聚合物和聚丙烯部,
所述丙烯初始聚合物为在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形成的丙烯初始聚合物,所述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是如下物质的接触反应物:包含钛原子、镁原子、卤素原子和内部给电子性化合物的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选自下述通式(I)中的至少1种的有机铝化合物;和第一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
R1pAlQ3-p (I)
式中,R1为碳数1~6的烷基,Q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p为0p≤3的实数,R1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各R1任选相同或不同,Q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各Q任选相同或不同,
所述聚丙烯部包含在所述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和第二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的存在下形成的丙烯的聚合物,所述第二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对所述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表面的吸附性高于所述第一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烯烃类聚合物为具有如下特征的聚丙烯:
(a)熔体流动速率为10g/10分钟~100g/10分钟、
(b)二甲苯可溶成分的含有比率为3.0质量%以下、且
(c)角频率300弧度/秒下的复数粘度η*相对于角频率0.03弧度/秒下的复数粘度η*之比为8.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烯烃类聚合物为具有如下特征的丙烯系嵌段共聚物:
(a)熔体流动速率为1g/10分钟~100g/10分钟、
(b)二甲苯可溶成分的含有比率为50质量%以下、且
(c)角频率300弧度/秒下的复数粘度η*相对于角频率0.03弧度/秒下的复数粘度η*之比为1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烯烃类聚合物是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之比为5.5以上的聚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烯烃类聚合物是重均分子量Mw相对于数均分子量Mn之比为5.5以上的丙烯系嵌段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烯烃类聚合物是弯曲模量FM为1650MPa以上的聚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其中,所述烯烃类聚合物是弯曲模量FM为1100MPa以上的丙烯系嵌段共聚物。
8.一种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的存在下形成丙烯初始聚合物,进一步使丙烯聚合而形成聚丙烯部时,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第二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
所述第二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对所述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表面的吸附性高于第一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
所述烯烃类聚合用催化剂是如下物质的接触反应物:
包含钛原子、镁原子、卤素原子和内部给电子性化合物的烯烃类聚合用固体催化剂成分;
选自下述通式(I)中的至少1种的有机铝化合物;和
所述第一外部给电子性化合物,
R1pAlQ3-p (I)
式中,R1为碳数1~6的烷基,Q为氢原子或卤素原子,p为0p≤3的实数,R1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各R1任选相同或不同,Q存在有多个的情况下各Q任选相同或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烯烃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内部供与性化合物为选自二羧酸酯类、二醚类、二碳酸酯类、醚羧酸酯类和醚碳酸酯类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邦钛株式会社,未经东邦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70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板处理系统和基板处理方法
- 下一篇:商品收纳架和商品收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