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物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7678.X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0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太一;中井孝洋;陈晓雷;米泽秀行;宫本幸大;有本将治;片桐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3/18 | 分类号: | B32B3/18;B32B9/00;B32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透过 金属 光泽 物品 | ||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物品(1),其具备:基体(10)、在前述基体(10)上形成的金属层(12)、和在前述金属层(12)的与前述基体侧处于相反侧的面上形成的阻隔层(13),前述金属层(12)包含多个部分(12a),所述多个部分(12a)中,至少一部分彼此处于不连续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透过性金属光泽物品。
背景技术
以往,具有电磁波透过性及金属光泽的构件由于兼具源自其金属光泽的外观的高级感和电磁波透过性,因此适合用于发送/接收电磁波的装置。
例如,正在寻求对前格栅、车标等搭载于汽车的前身部分的毫米波雷达的罩构件实施了装饰的、兼具光亮性和电磁波透过性这两者的金属光泽物品。
毫米波雷达通过向汽车的前方发送毫米波段的电磁波(频率约77GHz、波长约4mm)、接收来自目标物的反射波并对反射波进行测定、分析,能够测量与目标物的距离、目标物的方向、尺寸。
测量结果可以用于车辆间距离测量、速度自动调整、制动自动调整等。
配置这样的毫米波雷达的汽车的前身部分可以说是汽车的脸,是对用户有很大影响的部分,因此优选通过金属光泽样的前身装饰来展示出高级感。但是,在汽车的前身部分使用金属的情况下,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磁波的发送/接收会实质上是不可能的、或受到妨碍。因此,为了不妨碍毫米波雷达的功能、不损害汽车的外观性,需要兼具光亮性和电磁波透过性这两者的金属光泽物品。
这种金属光泽物品不仅可以期待在毫米波雷达中的应用,还可期待在需要通信的各种设备、例如设置有智能钥匙的汽车的门把手、车载通信设备、手机、个人电脑等电子设备等中的应用。进而,近年,随着IoT技术的发展,也期待在以往未进行通信等的冰箱等家电制品、生活设备等广阔的领域中的应用。
关于金属光泽构件,日本特开2007-14498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含由铬(Cr)或铟(In)形成的金属覆膜的树脂制品。该树脂制品包含:树脂基材、在该树脂基材上成膜的包含无机化合物的无机质基底膜、和通过物理蒸镀法在该无机质基底膜上成膜的光亮性及不连续结构的由铬(Cr)或铟(In)形成的金属覆膜。作为无机质基底膜,专利文献1中使用(a)金属化合物的薄膜、例如钛氧化物(TiO、TiO2、Ti3O5等)等钛化合物;硅氧化物(SiO、SiO2等)、氮化硅(Si3N4等)等硅化合物;铝氧化物(Al2O3)等铝化合物;铁氧化物(Fe2O3)等铁化合物;硒氧化物(CeO)等硒化合物;锆氧化物(ZrO)等锆化合物;硫化锌(ZnS)等锌化合物等、(b)无机涂料的涂膜、例如由以硅、无定形TiOz等(以及上述例示的金属化合物)为主成分的无机涂料得到的涂膜。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9-298006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不仅是铬(Cr)或铟(In)、也能够使铝(Al)、银(Ag)、镍(Ni)形成为金属膜的电磁波透过性光亮树脂制品。
日本特开2010-5999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下述方法:在母材片上形成金属膜层,对母材片负载张力并且进行加热处理,由此制造具有裂缝的电磁波透过性的金属膜装饰片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4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98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59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76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鼓风机
- 下一篇:三维磁共振成像中的自导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