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阱室和体外循环回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8250.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1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川村俊介;加藤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机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5/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郑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体外循环 回路 | ||
一种空气阱室(10)包括腔室主体(12)和过滤器(40)。腔室主体(12)的导入管(21)延伸设置到腔室主体(12)内,并且作为该导入管(21)的端部开口的导入口(23)朝向周向而设置于腔室主体(12)的内周面。过滤器(40)设置于腔室主体(12)内,并覆盖腔室主体(12)的导出口(31)。过滤器(40)形成有围绕导出口(31)并在腔室主体(12)的中心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圆筒部(41)以及覆盖圆筒部(41)的上端的顶部(42)。在过滤器(40)的圆筒部(41)上,沿中心轴方向以多层方式形成开口(47)。过滤器(40)的顶部(42)侧的上层开口(47)的周向宽度形成为大于导出口(31)侧的下层开口(47)的周向宽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阱室以及包括该空气阱室的体外循环回路。
背景技术
例如在血液透析中,将从患者引出的血液送至体外循环回路。体外循环回路包括供给引出的血液的动脉侧回路、净化从动脉侧回路送来的血液的净化器(透析器)、以及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的静脉侧回路。
在动脉侧回路和静脉侧回路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用于捕获(除泡)在回路中流动的血液内的气泡的空气阱室。例如,空气阱室在上端形成有导入口和排气口,并且在下端形成有导出口。
另外,在空气阱室中,设置有覆盖其导出口以捕获血栓等固体物的过滤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置有圆筒状主体以及设置在该主体的上端的圆顶状顶头的过滤器。
在过滤器的主体上,沿着圆筒的中心轴C1形成有多层开口。关于该开口,在专利文献1中,过滤器形成为使得顶头侧的上层开口的沿着中心轴方向的开口纵向宽度大于导出口侧的下层开口的开口纵向宽度。由此,减小通过上层侧的(纵长的)开口时的阻力(流通阻力),并且抑制空气阱室内的流动停滞。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500672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以往相比减小透过过滤器时的阻力的空气阱室。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阱室。该空气阱室包括腔室主体和过滤器。腔室主体为大致圆筒形状,在其中心轴方向的一端设有导入管,在另一端设有导出口,液体从导入管向下流到导出口。导入管延伸设置到腔室主体内,并且作为该导入管的端部开口的导入口朝向周向而设置于腔室主体的内周面。过滤器设置在腔室主体内,并覆盖腔室主体的导出口。过滤器形成有圆筒部和顶部,该圆筒部围绕导出口并在腔室主体的中心轴方向上延伸设置,该顶部覆盖圆筒部的与腔室主体的导出口侧的下端相对的上端。在过滤器的圆筒部上,沿着中心轴方向以多层方式形成开口。过滤器的顶部侧的上层开口的周向宽度形成为大于导出口侧的下层开口的周向宽度。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腔室主体的导入口在腔室主体的内周面上朝向周向,因此从导入口流入的液体的流动成为沿着腔室主体的内周面的回旋流。通常,回旋流越靠近其旋转中心流速越慢,因此在过滤器(导出口)周边,远离腔室主体的内周面的过滤器上方的流速相对变慢。因此,如上述结构那样,通过使过滤器上层开口的作为回旋流的流动方向的周向上的宽度相对于下层开口的周向宽度扩大,能够抑制在过滤器上层透过时的阻力。
另外,在上述发明中,在过滤器上可以沿着周向设置在中心轴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多个肋。在这种情况下,多个肋可以包括从过滤器的下端延伸设置到过滤器的顶部的第一肋、以及在从过滤器的下端到达过滤器的顶部之前终止的第二肋。
通过具备第二肋,能够使第二肋的终止点上方的开口的周向宽度相较于该终止点下方的开口的周向宽度扩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机装株式会社,未经日机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2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