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8326.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二川秀史;西面和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26;H01M2/34;H01M4/13;H01M10/05;H01M10/0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刘伟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提供一种能够不降低电池性能地在过充电时使通电切断机构可靠地工作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在容器(2)内具备正极(41)、容器内正极端子(21、23)、负极(42)、容器内负极端子(22、24)、非水电解液、和能够在容器内压上升时切断与容器外部的通电的通电切断机构(68b)。在正极合剂层未形成部(41b)、负极合剂层未形成部(42b)、容器内正极端子(21、23)及容器内负极端子(22、24)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上具备生成能够使通电切断机构(68b)工作的气体的固体电解质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在容器内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中该正极具有正极合剂层和正极集电体,该负极具有负极合剂层和负极集电体。在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作为承担电池反应的电荷载体,例如使用锂离子。
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若成为过充电状态,则电解液的非水溶剂等被电分解而产生气体,内压上升。于是,已知一种具备通电切断机构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通电切断机构在由于过充电而内压上升时,切断正极或负极与外部的通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一种为了在过充电时使上述通电切断机构可靠地工作而在电解液中含有气体产生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气体产生剂利用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最大工作电力以上的电压进行反应而生成气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根据在电解液中含有上述气体产生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过充电时,在基于上述非水溶剂等的电分解产生气体之前,利用从上述气体产生剂生成的气体使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内压上升,从而能够使上述通电切断机构可靠地工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49848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694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由于上述气体产生剂被添加到电解液中,所以电池反应会受该气体产生剂阻碍,从而具有输入输出特性和能量密度等电池性能降低这一问题。
另外,也可以想到,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将上述气体产生剂添加到正极合剂层或负极合剂层中,但在该情况下担心所生成的气体被封入正极合剂层或负极合剂层中,从而无法使上述通电切断机构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所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不降低电池性能地在过充电时使通电切断机构可靠地工作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容器内具备:正极,其具有正极合剂层和正极集电体;容器内正极端子,其与该正极集电体的正极合剂层未形成部电连接;负极,其具有负极合剂层和负极集电体;容器内负极端子,其与该负极集电体的负极合剂层未形成部电连接;非水电解液;以及通电切断机构,其能够在该容器的内压上升时切断该容器内正极端子或该容器内负极端子与该容器外部的通电,在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在从由该正极合剂层未形成部、该负极合剂层未形成部、该容器内正极端子及该容器内负极端子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部件上具备固体电解质层,该固体电解质层利用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最大工作电力以上的电压进行反应,生成使该容器的内压上升而能够使该通电切断机构工作的气体。
根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电池电压由于过充电而成为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最大工作电力以上的电压时,上述固体电解质层发生反应,由此生成气体,上述容器内的内压上升。其结果为,上述通电切断机构工作,将上述容器内正极端子或上述容器内正极端子与该容器外部的通电切断,因此能够防止过充电。
此时,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从由上述正极合剂层未形成部、上述负极合剂层未形成部、上述容器内正极端子及上述容器内负极端子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部件上具备上述固体电解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和基板
- 下一篇:二次电池用正极、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正极的锂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