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低级烷基萘防治马铃薯上的镰孢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8531.2 | 申请日: | 2019-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麦可·A·坎贝尔;艾迪·华克斯曼;约翰·M·佛塞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1;4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27/00 | 分类号: | A01N27/00;A01N2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任晓华;彭昶 |
地址: | 美国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低级 烷基 防治 马铃薯 镰孢菌 方法 | ||
防治马铃薯上的镰孢菌疾病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使马铃薯块茎与包含低级烷基萘的组合物接触。通过使用包含低级烷基萘的组合物处理所述马铃薯块茎防治镰孢菌的生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4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63,161的权益,该申请以其整体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防治马铃薯上的镰孢菌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使用低级萘化合物、诸如1,4-二甲基萘(1,4-DMN)防治马铃薯上的镰孢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是世界市场上第四大的农业商品。马铃薯上的镰孢菌感染已经在许多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变得越来越普遍,并且其常常导致30-50%的产量损失和块茎品质下降。镰孢菌病是全世界马铃薯生产中最重要的产量限制性疾病之一。镰孢菌病(有时称作“镰孢菌枯萎病”)可以由镰孢菌物种的复合体(包括真马特镰孢菌(F.eumartii)、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腐皮镰孢菌(F.solani)、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接骨木镰孢菌(F.sambucinum)和尖孢镰孢菌(F.oxysporum))导致。
例如,镰孢菌属种(Fusarium spp.)在遍布全球的大多数土壤中天然茁壮生长,使其成为马铃薯块茎的浅表微生物组的非正式栖息物。因此,块茎食用部分(tuber flesh)对镰孢菌的暴露可导致有害的维管疾病,并可导致在块茎储存和加工期间显著的收成损失。镰孢菌属种在野外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但初代接种物通常携带在块茎表面上。镰孢菌属种经由在收获或后续处理期间造成的周皮中的伤口感染马铃薯。在储存的马铃薯中,镰孢菌感染在高相对湿度(≥70%)和15℃-20℃下发展最为快速,但在对马铃薯安全的最冷温度下持续进展。
马铃薯作物的高价值以及由镰孢菌导致的显著经济损失已经促使研究各种方法以防治所述疾病。然而,由于有效的杀真菌剂的范围有限,镰孢菌的防治是困难的。
E.Gachango等人报道了在经两年的两个储存试验中,两种生物防治杀真菌剂(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三种常规杀真菌剂(亚磷酸、嘧菌酯和过氧化氢)在抑制由镰孢菌属种导致的块茎感染中的功效的评估。生物防治杀真菌剂与常规杀真菌剂相比具有有限的储存病原体的防治。亚磷酸、过氧化氢和嘧菌酯在防治疾病中中度有效。所评估的杀真菌剂无一完全防治疾病。然而,常规杀真菌剂显示了比生物防治杀真菌剂更高的用于抑制储存中的块茎感染的潜力。
F.Ayed等人报道了使用两种已知的杀真菌剂(咯菌腈(fludioxonil)和喹啉)处理马铃薯块茎显示在防治镰孢菌枯萎病发展中的作用有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1,4集团公司,未经1,4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