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离件、电极合剂层用树脂组合物、电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9925.X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长泽善幸;四家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吴羽 |
主分类号: | H01M50/414 | 分类号: | H01M50/414;H01M50/449;C08F214/22;C08F214/28;C08L27/16;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张桂霞;林毅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组合 使用 水电 二次 电池 隔离 电极 合剂 | ||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构成材料的粘接强度高、由电解液引起的膨润少、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性高的偏氟乙烯共聚物。解决上述问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树脂组合物包含具有源自偏氟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源自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偏氟乙烯共聚物。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依据ASTM D3418测定出的熔点为105~125℃,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所述源自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质量分数Wa、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的结晶度DC以及所述偏氟乙烯共聚物的非晶度DA满足下述式(1)。4.7≤Wa×(DC/DA)≤14 (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树脂组合物和使用了该树脂组合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离件(separator)、电极合剂层用树脂组合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因此被用作各种用途,例如智能手机等移动型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的电源。
通常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电极具有集电体和配置于该集电体上的电极合剂层。电极合剂层通常包含电极活性物质和用于将该电极活性物质粘接于集电体的粘合剂。并且以往,在这样的粘合剂中应用偏氟乙烯均聚物(聚偏氟乙烯)或将偏氟乙烯与其他单体共聚而得到的偏氟乙烯共聚物。此外,这些也应用于构成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隔离件的树脂层等。
在此,已知:将偏氟乙烯与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偏氟乙烯共聚物与偏氟乙烯均聚物相比,该偏氟乙烯共聚物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构成材料(例如集电体、隔离膜以及电极活性物质等)的粘接强度高。因此,提出了将偏氟乙烯与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各种偏氟乙烯共聚物(专利文献1~3)。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偏氟乙烯与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聚合时的反应条件连续地变化而使结构连续地变化的偏氟乙烯共聚物。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了通过提高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源自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质量分数,来降低其结晶度的偏氟乙烯共聚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80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67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3-5140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若使偏氟乙烯共聚物中的源自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质量分数增加,则偏氟乙烯共聚物对集电体、隔离膜以及活性物质等的粘接强度提高。另一方面,偏氟乙烯共聚物容易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解液膨润或溶解于电解液。此外,形成包含偏氟乙烯共聚物的层时,通常使偏氟乙烯共聚物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而进行成膜。然而,若源自含氟烷基乙烯基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量增加,则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性降低,成膜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树脂组合物,其包含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构成材料的粘接强度高、由电解液引起的膨润少、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性高的偏氟乙烯共聚物。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吴羽,未经株式会社吴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99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