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变光阑机构的径流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0036.5 | 申请日: | 201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1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M·博格纳;C·舍费尔;S·施拉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2 | 分类号: | F04D27/02;F04D29/42;F04D29/46;F16K3/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刘桢;司昆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变 光阑 机构 径流 压缩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特别设计的可变光阑机构的径流式压缩机。该机构的特征在于,仅单个盘由致动元件直接驱动,而其他盘经由所述主盘的移动由相应的前一盘驱动。这导致可变光阑机构的特别简单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这种类型的可变光阑机构的盘和具有这种类型的径流式压缩机的增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增压装置的径流式压缩机,其具有布置在压缩机壳体中的压缩机、用于将新鲜空气质量流导向至压缩机叶轮的新鲜空气供给导管、以及可变光阑机构,该可变光阑机构布置在新鲜空气供给导管中的压缩机叶轮上游,并且具有用于打开和关闭光阑孔口的多个叶片,以便可变地设定新鲜空气质量流的流动横截面。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径流式压缩机已经在德国专利申请中提出,该专利申请不是现有出版物。该径流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可变光阑机构具有多个叶片,其中每个叶片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叶片部段,并且其中至少在相应叶片的第一叶片部段和第二叶片部段之间形成朝向垂直于叶片的主延伸平面的方向的偏置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移动各个叶片以打开和关闭对应的光阑孔口的新颖概念。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做法是借助于致动装置来移动叶片以打开和关闭光阑孔口,该致动装置具有致动杆和具有两个指状物的调节环。致动杆布置在具有两个指状物的调节环之间。当杆旋转时,调节环被旋转。在调节环的下侧上布置有导向可变光阑机构的每个叶片的狭槽。这里,狭槽的数量对应于叶片的数量。每个叶片具有两个轴颈,其中一个固定在压缩机壳体中,并且另一个在调节环的狭槽中被导向。因此,为了旋转叶片,致动元件必须旋转调节环,调节环旋转所有叶片以打开或关闭光阑孔口。
本发明基于提供上述类型的径流式压缩机的目的,其中可变光阑机构具有特别简单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在指定类型的径流式压缩机中实现的,因为以下事实:
多个叶片具有由致动元件致动以进行调节的主叶片和由所述主叶片导向以进行调节的叶片;
所有叶片可旋转地安装在压缩机壳体上或一些其他固定部件上;和
所有叶片都具有导向狭槽,在该导向狭槽中,相应相邻叶片的导向元件接合以用于跟随叶片的调节。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具有自导向叶片的可变光阑机构的概念。因此,致动元件不再接合所有叶片(经由调节环),而是现在仅直接接合主叶片,而其他叶片由该主叶片驱动或移动以打开或关闭光阑孔口。这导致许多优点:
运动学非常简单,因为所提供的致动元件仅直接驱动单个叶片。不需要提供额外的轴向和径向轴承。仅需要最少数量的移动部件,并且仅那些必须移动的部件才会移动。在轴向方向上仅需要很小的空间。
此外,仅需要简单的密封。
该机构可以经由线性地或旋转地作用的致动元件来操作。为此,仅需要低驱动力。
总的来说,获得了简单的设计、简单的组装和低成本支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所提供的致动元件仅接合单个叶片,即主叶片。这将移动传递给下一个被导向叶片,该被导向叶片以适当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但不直接连接到致动元件。第一被导向叶片然后将其移动传递给第二被导向叶片等,直到循环完成,并且最后一个被导向叶片再次作用在主叶片上。所有叶片都设置有导向狭槽,在该导向狭槽中,相应相邻叶片的导向元件接合以用于跟随叶片的调节。在这种布置中,导向元件在导向狭槽中一直移动到其端部(止挡件),从而导致跟随叶片等的移动。
在一个方向上的移动过程中,光阑孔口以这种方式逐渐关闭,而在相反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光阑孔口逐渐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发展,主叶片具有主孔口,线性地或以旋转方式作用的致动销作为致动元件与该主孔口相互作用。通过致动销的这种线性或旋转移动,启动可变光阑机构的打开或关闭,其中,如上所述,主叶片将其移动传递给被导向叶片以打开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