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媒液化元件、使用该冷媒液化元件的冷媒液化器、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0185.1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6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篠崎隆;铃木隆;小川恭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美(北京)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0/02 | 分类号: | F25B40/02;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赵万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媒 液化 元件 使用 液化器 热交换器 制冷 循环 | ||
1.一种冷媒液化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
管体;
元件主体,嵌合设置在管体的内周;
螺旋槽部,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外周部,使冷媒回旋地流动;
减压膨胀机构;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内周部,使冷媒减压膨胀而流动,所述减压膨胀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中空贯通孔,且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节流孔及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膨胀孔;
冷媒进入所述管体后分别经过螺旋槽部和减压膨胀机构的分流后在管体内进行合流;
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入口孔。
2.一种冷媒液化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管体、及插入到管体中的冷媒液化元件,且所述冷媒液化元件具备: 管体;
元件主体,嵌合设置在管体的内周;
螺旋槽部,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外周部,使冷媒回旋地流动;
减压膨胀机构;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内周部,使冷媒减压膨胀而流动,所述减压膨胀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中空贯通孔,且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节流孔及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膨胀孔;
冷媒进入所述管体后分别经过螺旋槽部和减压膨胀机构的分流后在管体内进行合流;
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入口孔。
3.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翅片、多个管、及插入到出口侧的管中的冷媒液化元件,且所述冷媒液化元件具备: 管体;
元件主体,嵌合设置在管体的内周;
螺旋槽部,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外周部,使冷媒回旋地流动;
减压膨胀机构;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内周部,使冷媒减压膨胀而流动,所述减压膨胀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中空贯通孔,且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节流孔及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膨胀孔;
冷媒进入所述管体后分别经过螺旋槽部和减压膨胀机构的分流后在管体内进行合流;
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入口孔。
4.一种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及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具备插入到出口侧的管中的冷媒液化元件,且所述冷媒液化元件具备:管体;
元件主体,嵌合设置在管体的内周;
螺旋槽部,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外周部,使冷媒回旋地流动;
减压膨胀机构;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内周部,使冷媒减压膨胀而流动,所述减压膨胀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中空贯通孔,且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节流孔及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膨胀孔;
冷媒进入所述管体后分别经过螺旋槽部和减压膨胀机构的分流后在管体内进行合流;
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入口孔。
5.一种制冷循环,具备压缩机、冷凝器、减压装置、及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减压装置之间的管体、及插入到所述管体中的冷媒液化元件,且所述冷媒液化元件具备:管体;
元件主体,嵌合设置在管体的内周;
螺旋槽部,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外周部,使冷媒回旋地流动;
减压膨胀机构;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内周部,使冷媒减压膨胀而流动,所述减压膨胀机构是设置在所述元件主体的中空贯通孔,且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节流孔及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膨胀孔;
冷媒进入所述管体后分别经过螺旋槽部和减压膨胀机构的分流后在管体内进行合流;
所述中空贯通孔具备内径比所述节流孔大的入口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美(北京)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美(北京)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1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