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光片以及使用该偏光片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0625.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4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亮;谷冈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G09F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光 以及 使用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偏光片,所述偏光片的一面上设有一硬涂层且另一面上设有一粘接层,其中,所述偏光片的偏光物含有至少一种二向色性染料,所述偏光片在针对380nm及以上780nm及以下波长范围的光测定时且经光谱光视效率校正后,单片透射率Ys为45%及以上60%及以下,偏光度Py为50%及以上95%及以下,单片所述偏光片在L*a*b*色彩空间中的色调a*s为‑3及以上+3及以下且b*s为‑3及以上+3及以下,两片所述偏光片在偏光轴处于平行态时的色调a*p为‑3及以上+3及以下且b*p为‑3及以上+3及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光片以及使用该偏光片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将反射镜(Mirror)与图像显示装置(Display)组合成一体后形成的反射镜显示器(Mirror Display)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当将汽车后视镜(Back Mirror)制成反射镜显示器时,设于车外后方的摄像头能够显示相应的后方视野,从而弥补因后排座位、车辆立柱等的遮挡而形成的盲点,使得驾驶更为安全。
代表性的反射镜显示器为半反射镜式反射镜显示器,其中,显示装置设于半反射镜的下方,从而成为能够以镜中浮现的方式显示影像的显示装置,或者成为能够在反射镜状态和图像显示状态之间切换的显示装置。
另一方面,目前已经提出在显示装置前方设置用于在显示模式和反射镜模式之间切换的快门机构的反射镜显示器(下称“液晶快门式反射镜显示器”)。该液晶快门式反射镜显示器在显示装置前方设置含吸收型偏光片和反射型偏光片的液晶单元,并通过驱动该液晶单元而能够在图像显示模式与反射镜模式之间切换。通过这种方式,液晶快门式反射镜显示器能够减轻半反射镜式反射镜显示器的重叠影像问题(同时可以看到显示图像和反射图像的现象),因此尤其适合用作汽车后视镜。
此类反射镜显示器观视一侧所使用的吸收型偏光片采用含将经碘或染料等二向色性色素染色的聚乙烯醇拉伸后形成的偏光物的偏光片。此时,鉴于反射镜显示器的图像显示特性以及反射镜显示时的反射特性,可以使用即使在高透射率下仍旧具有高偏光度的偏光片。因此,在使用光学特性优于染料类偏光片的碘类偏光片且兼具偏光特性与显示对比度时,偏光片的单片透射率应为42~45%,偏光度应为96.6~99.5%。如此,可使得来自图像显示元件的线性偏振光实现高透射率出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高偏光度碘类偏光片的透射率在短波长一侧(420nm附近)通常较低,因此当反射镜显示器快门的偏光元件使用此类偏光片时,存在显示模式或反射镜模式下显示图像泛黄问题,导致视觉效果劣于由玻璃板和金属光泽物构成的传统反射镜。通常,偏光片的波形平衡或色调可通过改变二向色性色素的配比、偏光膜的染色条件等进行调节,然而当偏光片仅使用碘类色素时,难以将偏光片调至中性色调。
此外,为了提高作为反射镜的功能,可以通过增大偏光片的透射率而提高其在反射镜模式下的反射率。在该情形中,可以通过减小偏光膜中碘的染色量而使碘类偏光片获得高透射率。然而,当含有通过减少碘的用量而实现高透射率的偏光膜时,偏光片对高温或高温高湿的光学持久性将显著下降。因此,不适合用作要求具有高耐用性的汽车等物的部件。
由上可知,由于将碘类偏光片用作液晶快门部件的吸收型偏光片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需要一种在特性上与液晶快门式反射镜显示器相称的偏光片。此外,由于反射镜元件通过将偏光片等膜片层叠的方式形成,因此当此类膜片的平滑度欠佳或存在变形(起伏不平)时,显示图像将产生波动。因此液晶快门式反射镜显示器必须保持不亚于采用平滑玻璃表面的传统反射镜的显示质量。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