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默认PUCCH和SRS波束确定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0659.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书;姚春海;叶春璇;张大伟;许芳丽;胡海静;孙海童;何宏;崔杰;O·欧泰瑞;曾威;杨维东;唐扬;金唯哲;陈玉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2 | 分类号: | H04W7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默认 pucch srs 波束 确定 | ||
用于用户装备设备(UE)确定CC中的专用PUCCH/SRS的默认波束的装置、系统和方法。例如,响应于所述UE确定尚未配置用于默认传输波束的空间关系信息,所述UE可确定已在所述CC中配置了路径损耗RS,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配置的)路径损耗RS确定用于传输的所述默认波束。另外,响应于确定尚未在所述CC中配置所述路径损耗RS,所述UE可确定尚未在所述CC中配置针对PDSCH的CORESEST/TCI状态,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另一CC中的默认传输波束、CC索引、PRACH过程来确定:用于传输的所述默认波束;PUSCH传输;SRS传输和/或PUCCH传输。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无线设备确定CC中的专用PUCCH和/或SRS的默认波束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的使用正在快速增长。在最近几年中,无线设备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已变得越来越复杂精密。除了支持电话呼叫之外,现在很多移动设备还提供对互联网、电子邮件、文本消息和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导航的访问,并且能够操作利用这些功能的复杂精密的应用。
长期演进(LTE)已成为全球大多数无线网络运营商的首选技术,从而为其用户群提供移动宽带数据和高速互联网接入。LTE定义了分类为传输或控制信道的多个下行链路(DL)物理信道,以携带从介质访问控制(MAC)和更高层接收的信息块。LTE还定义了上行链路(UL)的物理层信道的数量。
例如,LTE定义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作为DL传输信道。PDSCH是在动态和机会性基础上分配给用户的主要数据承载信道。PDSCH携带与MAC协议数据单元(PDU)对应的传输块(TB)中的数据,该数据在每个传输时间间隔(TTI)从MAC层传递到物理(PHY)层一次。PDSCH还用于传输广播信息诸如系统信息块(SIB)和寻呼消息。
又如,LTE将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定义为DL控制信道,该DL控制信道携带包含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消息中的UE的资源分配。可以使用控制信道元素(CCE)在相同子帧中传输多个PDCCH,每个控制信道元素是被称为资源元素组(REG)的九组四个资源元素。PDCCH采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其中四个QPSK符号映射到每个REG。此外,根据信道条件,可以使用1、2、4或8个CCE以确保足够的稳健性。
另外,LTE将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定义为由无线电小区中的所有设备(用户装备,UE)共享的UL信道,以将用户数据传输到网络。所有UE的调度都在LTE基站(增强型节点B或eNB)的控制之下。eNB使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DCI格式0)向UE通知资源块(RB)分配以及要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PUSCH通常支持QPSK和正交幅度调制(QAM)。除了用户数据之外,PUSCH还携带解码信息所需的任何控制信息,诸如传输格式指示符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参数。在数字傅立叶变换(DFT)展开之前,控制数据与信息数据复用。
提出的超越当前国际移动通信高级(IMT-Advanced)标准的下一个电信标准被称为第5代移动网络或第5代无线系统,或简称5G(对于5G新无线电,也称为5G-NR,也简称为NR)。与当前LTE标准相比,5G-NR针对更高密度的移动宽带用户提出了更高的容量,同时支持设备到设备的超可靠和大规模机器通信,以及更低的延迟和更低的电池消耗。此外,与当前LTE标准相比,5G-NR标准可以允许更少限制的UE调度。因此,正在努力在5G-NR的持续发展中利用更高频率下可能的更高吞吐量。
发明内容
实施方案涉及用于UE确定CC中的专用PUCCH和/或SRS的默认波束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6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