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0705.9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上之段晓;三木崇裕;河野务;矢口昭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F1/684 | 分类号: | G01F1/68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理量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获得使向主通路的安装位置的偏差降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本发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20)是插入到主通路(22)内部地配置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主通路(22)的座面(103)上的凸缘(211),在所述凸缘(211)上具备用于进行与所述座面(103)侧的定位的压入部(281)。
技术领域
本发明例如涉及一种检测内燃机的吸入空气的物理量的物理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如下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构成:测量部从进气通路的内壁朝向通路中心突出,并经由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凸缘螺纹紧固在在进气管(主通路)的安装座面上,在该测量部内配置有用于取入流体的副通路,电路基板以横跨所述弯曲的副通路的方式配置。
进一步地,除此之外,近年来提出了以下述为目的的物理量检测装置:通过具有将副通路的流体向排出口和副通路分支的构成,将侵入副通路的污损物分离并从排出口排出,由此来降低污损物到达传感部的数量,从而提高传感器的耐污损性。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在进气管(主通路)的安装座面设置突起形状,并在凸缘设置避免与所述突起形状干涉的凹陷形状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864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2055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的情况下,由于具有在副通路内分支的构成,因此容易受到将装置安装在进气通路上的安装位置的偏差的影响,结果就成为容易遭受通过检测部的空气流量的变化的构成。因此,传感器检测精度恐怕会因安装位置的不同而劣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量检测装置,能够通过降低具有副通路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的偏差,使得流量检测精度高精度化。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是插入到主通路内部地配置的物理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固定在所述主通路的座面上的凸缘;将在所述主通路中流动的被测量气体的一部分取入的副通路;测量在所述副通路中流动的所述被测量气体的流量的流量检测部;控制所述流量检测部的电子部件;以及装配所述流量检测部以及所述电子部件的基板,在所述凸缘上具备用于进行与所述主通路的座面侧的定位的压入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物理量检测装置沿固定方向固定在主通路的座面上,能够抑制安装位置的偏差,使得流量检测精度高精度化。
与本发明关联的进一步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叙述、附图而变得明确。另外,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构成和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本发明的物理量检测装置用于内燃机控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图。
图2A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主视图。
图2B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后视图。
图2C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2D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2E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图2F是物理量检测装置的仰视图。
图2G是说明图2F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