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保持板的区域中具有膜的真空吸尘器滤袋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1501.7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拉尔夫·赛耶;简·舒尔廷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罗菲利特斯控股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4 | 分类号: | A47L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比利时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持 区域 具有 真空 吸尘器 | ||
本发明涉及真空吸尘器滤袋,其包括袋壁和连接至袋壁的保持板。袋壁包括配置有塑料膜的膜区域,膜区域包括第一子区域,在第一子区域中袋壁仅由塑料膜形成或者塑料膜形成袋壁的最外层。膜区域包括第二子区域,在第二子区域中塑料膜被无纺布元件(3)覆盖。保持板连接至、特别是熔接至塑料膜和无纺布元件(3),并且无纺布元件(3)的至少一部分(11、12)连接至包围膜区域的袋壁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滤袋,其包括袋壁和连接至袋壁的保持板,袋壁包括配置有塑料膜的膜区域。
背景技术
例如从EP 3 066 968中已知这种真空吸尘器滤袋。通常,塑料膜是透明膜。因此,膜区域是透明的,使得能够从视觉上确定真空吸尘器滤袋有多满。例如从DE 20 2005 007503和DE 102 24 561中还已知在袋壁的其它区域中配置透明膜形式的观察窗。然而,在许多真空吸尘器模式中,位于保持板的区域中的观察窗的优点是特别容易被看穿。
除了形成透明区域以外,例如还使用了膜来防止滤渣堆积或减少袋内特别是受力区域中过滤器材料的磨损。从EP 2 025 278和DE 20 2008 004 025中也已知袋壁区域中的膜。
EP 3 066 968还记载了在保持板区域中的非透明膜,用于辅助将保持板插入到真空吸尘器壳体中的相应容器中。因此,塑料膜在该区域中形成了袋壁的最外层。
在后一种情况下以及在保持板的用于形成观察窗的区域中的透明膜的情况下,保持板被连接至塑料膜。
然而,事实证明将保持板熔接到膜上是有问题的。能够实现的最大拉伸力通常不足,因此,保持板非常容易从袋壁、特别是从膜脱离。由于接头熔接,经常在膜中出现在负载下进一步撕裂的孔或薄弱点。
为了增强保持板和膜之间的连接,从WO 2017/098035已知在保持板和膜之间配置纺织材料。但是,该解决方案的缺点是,多个元件必须相互对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效率更高的真空吸尘器滤袋,以及一种能够更高效地制造真空吸尘器滤袋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根据方案1的真空吸尘器滤袋以及通过根据方案6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方案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保持板不仅连接至塑料膜,而且还连接至部分与塑料膜重叠的无纺布元件。无纺布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连接至、特别是直接连接至袋壁的包围膜区域的部分。结果,能够改善无纺布元件相对于塑料膜和保持板的定位。特别地,没有必要将作为单独部件的无纺布元件相对于膜和保持板对准。这使得能够提高真空吸尘器滤袋的制造效率。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区域”是指元件的三维部分,其由一种或多种特定属性限定特征。例如,袋壁的膜区域是配置有塑料膜的三维袋壁部分。
可以将塑料膜设计成透明或不透明的。如果能够穿过塑料膜的可见光的比例为至少25%、特别是至少50%,则可以特别地将该塑料膜称为透明的或透视的。特别地,这种可以穿过塑料膜的比例使得能够对位于后面的物体进行成像。换言之,通过的光不是漫射光。
在透明塑料膜的情况下,膜区域的第一子区域由此形成了袋壁的透明区域,这使得能够观察到真空吸尘器滤袋的内部。因此,透明区域在袋壁中形成了一种观察窗。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地,在第一子区域中的袋壁可以仅由塑料膜形成。如果必要,可以将网或另外的透明元件连接至袋壁并与第一子区域重叠,然而,在这里将网或其它透明元件设计成不会妨碍通过透明区域对真空清洁器滤袋的内部进行目视检查。
膜区域的第一子区域不必设计成连续的。例如,第一子区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通过膜区域的第二子区域而被彼此分开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包围膜区域的袋壁部分是指与配置有塑料膜的区域邻接、特别是直接邻接的袋壁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罗菲利特斯控股公司,未经欧罗菲利特斯控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