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连接器部及光连接构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1547.9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佐场野多贺彦;西村显人;中谷晋;朝田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藤仓 |
主分类号: | G02B6/30 | 分类号: | G02B6/30;G02B6/32;G02B6/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玮;张丰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连接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光栅耦合器与单模光纤之间高精度地光连接的光连接器部。具备:光路转换部件,其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保持单模光纤的光纤保持部、和对光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和中继部件,其设置于设置有使光信号沿相对于与基板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第二方向输入输出的光栅耦合器的基板,光路转换部件及中继部件分别具有使光信号射入射出的射入射出面,在光路转换部件及中继部件各自的射入射出面形成有凸透镜,通过使光信号的准直光在与光路转换部件及中继部件各自的凸透镜之间射入射出,并且利用光路转换部件的反射面转换光信号的方向,由此使单模光纤与光栅耦合器之间光耦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连接器部及光连接构造体。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使光纤的端面与光学元件(面发光激光)对置,而将光纤与光学元件连接的光学连接构造。
在专利文献2、3及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输入输出光信号的光栅耦合器。在这些文献中,记载了从光栅耦合器输出的光信号相对于基板的垂直方向倾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766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669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6/006037号
非专利文献1:Dirk T.et al.Grating Couplers for Coupling betweenOptical Fibers and Nanophotonic Waveguides,日本应用物理学报,Vol.45,No.8A,pp.6071-6077,2006年
伴随数据中心中的数据通信的大容量化,希望基于光纤的光信号的传送速度的高速化/传送距离的长距离化。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多模光纤中信号的劣化成为问题,因此希望利用单模光纤。不过,在使用单模光纤的情况下,与多模光纤的情况相比,要求光信号的光路设计的高精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光栅耦合器与单模光纤之间高精度地光连接的新的构造。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为一种光连接器部,其特征在于,具备:光路转换部件,其具有沿着第一方向保持单模光纤的光纤保持部、和对光信号进行反射的反射面;和中继部件,其设置于设置有光栅耦合器的基板,上述光栅耦合器使光信号沿相对于与基板面垂直的方向倾斜的第二方向输入输出的,上述光路转换部件及上述中继部件分别具有使光信号射入射出的射入射出面,在上述光路转换部件及上述中继部件各自的上述射入射出面形成有凸透镜,通过使上述光信号的准直光在与上述光路转换部件及上述中继部件各自的上述凸透镜之间射入射出,并且利用上述光路转换部件的上述反射面转换上述光信号的方向,由此使上述单模光纤与上述光栅耦合器之间光耦合。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根据后述的说明书及附图的记载而使其清楚。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光栅耦合器与单模光纤之间高精度地光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构造体的剖视图,图1B是基板10的放大剖视图。
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配置的说明图,图2B是表示透镜配置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3A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光连接构造体的图,图3B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光连接构造体的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部30的整体立体图。
图5A及图5B是光连接器部30的分解图。
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连接器部30中的定位部(定位孔32D及定位销31H)的配置图,图6B是比较例的定位部的配置图。
图7是光纤侧射入射出面31D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藤仓,未经株式会社藤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5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