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作业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1803.4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畠中光幸;池田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姜越;王秀辉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作业 | ||
本发明的回转作业车(1)具备:下部行驶体(2);上部回转体(3);回转框架(30),构成上部回转体(3)的底部;动臂托架(4),可水平转动地支承于回转框架(30);第一纵板(32)及第二纵板(33),竖立设置于回转框架(30)的底板(31)上;摆动缸(41),隔着第二纵板(33)设置于第一纵板(32)的相反侧,连结回转框架(30)和动臂托架(4);突片(38),从比摆动缸(41)靠上方的第二纵板(33)的侧壁向摆动缸(41)侧突出设置;软管引导件(39),设置于突片(38);第一及第二液压软管(41c)、(41d),通过第一纵板(32)以及第二纵板(33)的上方,从上方向下方贯通软管引导件(39)到达摆动缸(4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转作业车,例如涉及具有摆动功能的回转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在反铲挖掘机等回转作业车中,具备下部行驶体、设置为能够在下部行驶体的上方回转的上部回转体、以及可上下转动地支承于上部回转体的前部的作业机。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回转式建设机械,上部回转体的回转框架由底板、在底板上沿前后方向延伸并竖立设置的左右的纵板、两端以朝向前侧向斜下方倾斜的状态分别固定于左右的纵板的横板构成,在至少一方的纵板上,在比横板靠上侧的位置设置有供朝向作业机延伸的液压软管插通的软管插通孔。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如下作业机械:上框架(相当于回转框架)的纵板以及横板的至少一个板材在其上缘具有一对突起部,布置物(液压软管等)穿过该一对突起部之间。在专利文献2中,使布置物插通索环的贯通孔,并将该索环嵌入一对突起部之间。
然而,在回转作业车中,为了提高在狭窄的场所的操作性,有时装备有不仅使作业机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而且使作业机的基端部水平转动的所谓的摆动功能。在具备摆动功能的回转作业车中,在回转框架上配置有液压式的摆动缸。摆动缸的缸筒与回转框架枢轴连接,活塞杆与作业机的基端部枢轴连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摆动缸相对于回转框架水平转动。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液压软管的布置构造适于布置与设置于上方的动臂缸、悬臂缸等连结的液压软管,但不适于布置与设置于下方的摆动缸连结的液压软管。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形成于索环的贯通孔的孔径被设计成与所插通的布置物一致而不产生间隙,因此布置物难以在索环的贯通孔滑动。因此,插通于索环的贯通孔的液压软管不能跟随如摆动缸那样相对于回转框架转动的致动器。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3377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874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摆动功能的回转作业车,与摆动缸连结的液压软管能够跟随摆动缸的摇摆。
本发明的回转作业车具备:
下部行驶体;
上部回转体,设置为能够在上述下部行驶体的上方回转;
回转框架,构成上述上部回转体的底部;
摇摆体,可水平转动地支承于上述回转框架的前部;
作业机,可上下转动地支承于上述摇摆体;
第一纵板以及第二纵板,左右隔开间隔地位于上述回转框架的底板上,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竖立设置;
液压式的摆动缸,隔着上述第二纵板设置于上述第一纵板的相反侧,将上述回转框架和上述摇摆体连结;
突片,从比上述摆动缸靠上方的上述第二纵板的侧壁向上述摆动缸侧突出设置;
软管引导件,设置于上述突片;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洋马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