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脂的新型分解微生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2090.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2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尾崎弘贵;若尾祐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禧禧艾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孙明;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新型 分解 微生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脂的降低效果优异的微生物。本发明涉及Asterotremella humicola2‑141‑1株(保藏编号NITE BP‑02641)或具有与其相同的菌类学性质微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的新型分解微生物。
背景技术
在来自厨房或食品工厂的排水(废水)中,通常包含厨余垃圾或烹饪用油。厨余垃圾等固体物通过在排水口设置笼网等而可容易地从排水中去除,但去除如烹饪油这类液状的物质并不容易。因此,在排出混入有大量油脂的排水的厨房、食品工厂等设施中,为了将油脂累积并在上层部漂浮的油脂分离废弃,设置有去除有害物质设施(例如,隔油池(Grease trap))。
但是,在隔油池内累积的油脂固化,在隔油池的水面作为浮垢(油块)而残留,或者在隔油池的内壁面、配管内部累积·附着而堵塞配管。此时,累积的油脂氧化·腐败,成为恶臭·害虫的产生原因。此外,如果放置累积的油脂,则隔油池的油脂去除能力降低,油脂流出至废水、河川中。因此,在隔油池内油脂累积的情况下,需要委托专门的工作人员通过抽吸处理、高压洗涤处理等进行油脂的去除,因此耗费成本。
因此,研究在隔油池中有效降低油脂的方法,特别是使用进行油脂的分解·同化的微生物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作为可在减少含油排水中的正己烷提取物质、或者分解在厨房等排水槽中蓄积的浮垢的用途中使用的微生物,记载了枯草芽孢杆菌BN1001(Bacillus subtilis BN100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367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微生物中,有时难以充分降低去除有害物质设施的排水中包含的油脂。特别是隔油池内的排水的pH等水质因排出的食品残渣等而发生大幅变化。因此,隔油池内使用的微生物,要求在广泛的pH(例如pH2.0以上且低于11.0)的水质环境中也可净化排水的特性。但是,以往公知的微生物中,这样的特性不充分。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课题在于,提供去除有害物质设施中的油脂的降低效果优异的微生物。特别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广泛的pH(例如,pH2.0以上且低于11.0)的水质环境中也能够净化排水的微生物。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进行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属于Asterotremella humicola,且显示出特定的菌类学性质的微生物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利用隔油池的排水处理的架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不仅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表示范围的“X~Y”是指“X以上且Y以下”。此外,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操作和物性等测定在室温(20~25℃)/相对湿度40~50%RH的条件下测定。
<微生物>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属于Asterotremella humicola,且显示出以下菌类学性质的微生物。本发明涉及的微生物的去除有害物质设施中的油脂的降低效果优异。特别是本发明涉及的微生物在广泛的pH(例如,pH为2.0以上且低于11.0)的水质环境中也可净化排水。
[表1-1]
[表1-2]
“+”阳性
“-”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禧禧艾控股株式会社,未经禧禧艾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2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再矿化特性的生物活性牙科修复材料
- 下一篇:机器人系统及其运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