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张紧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3123.6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A·塞科;A·R·莫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盖茨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7/12 | 分类号: | F16H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高鹏添 |
地址: | 美国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紧器 | ||
一种张紧器,包括:基部;枢转地安装至基部的第一张紧器子组件;枢转地安装至基部的第二张紧器子组件;连接第一张紧器子组件和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的拉伸构件,所述第一张紧器子组件被沿与所述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相反的方向推动;以及与第一张紧器子组件摩擦地接合的单向离合器,由此针对第一预定的操作状况限制第一张紧器子组件的远离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的相对运动,并且针对第二预定的操作状况不限制第一张紧器子组件的朝向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的相对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张紧器,更具体地,涉及这样的张紧器,该张紧器具有第一子组件,所述第一子组件通过细长的柔性构件和单向离合器与第二子组件配合地接合,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在所述细长的柔性构件上施加拉伸载荷,以及所述单向离合器与第一枢转臂摩擦地接合,由此限制所述第一枢转臂的远离第二枢转臂的相对运动。
背景技术
带张紧器被用来在带上施加载荷。带载荷防止带在运行期间在一个或多个所拖动的带轮上打滑。通常,在引擎应用中使用带,以用于驱动与引擎相关联的各种附件。例如,空调压缩机和交流发电机为可以由带驱动系统驱动的附件中的两种。
带张紧器包括轴径连接至臂的带轮。弹簧连接于所述臂与基部之间。弹簧也可以接合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彼此接触的摩擦表面。所述阻尼机构使所述臂的由带驱动装置的操作所引起的振荡运动衰减。这继而提高带的预期寿命。
为了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效率,许多汽车制造商开始让交流发电机整合对辅助带驱动系统(ABDS)进行驱动的能力。这样的交流发电机通常被称为电动机发电机单元(MGU)或带起动机发电机(BSG)。这些设备可以被用来起动引擎、给电池充电或推进车辆。在标准的操作期间,曲轴带轮驱动ABDS。在这种情况下,张紧侧为带的进入曲轴带轮的一侧,并且松弛侧为从曲轴带轮离开的一侧。然而,当使用MGU来驱动系统时(比如在起动期间),张紧侧变成带的进入MGU的一侧,并且松弛侧变为带的离开MGU并进入曲轴带轮的一侧。
现有技术的代表为US 9140338,其公开了一种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基部;枢转地接合至所述基部的第一枢转臂;轴径连接至所述第一枢转臂的第一带轮;枢转地接合至所述基部的第二枢转臂;轴径连接至所述第二枢转臂的第二带轮;柔性拉伸构件,其具有与所述第一枢转臂接合的齿接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枢转臂接合的齿接合部,由此所述第一枢转臂和所述第二枢转臂以协调方式运动;以及张紧器组件,其枢转地接合至所述基部并且与所述柔性拉伸构件接合。
所需要的是一种张紧器,该张紧器具有第一子组件,所述第一子组件通过细长的柔性构件和单向离合器与第二子组件配合地接合,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在所述细长的柔性构件上施加拉伸载荷,并且所述单向离合器与第一枢转臂摩擦地接合,由此限制所述第一枢转臂的远离第二枢转臂的相对运动。本发明满足了该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具有第一子组件,所述第一子组件通过细长的柔性构件和单向离合器而与第二子组件配合地接合,第一扭力弹簧和第二扭力弹簧在所述细长的柔性构件上施加拉伸载荷,并且所述单向离合器与第一枢转臂摩擦地接合,由此限制所述第一枢转臂的远离第二枢转臂的相对运动。
将通过本发明的以下描述和附图指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或使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变得显而易见。
本发明包括一种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基部;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基部的第一张紧器子组件;枢转地安装至所述基部的第二张紧器子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张紧器子组件和所述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的拉伸构件,沿着与所述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相反的方向推动所述第一张紧器子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张紧器子组件摩擦地接合的单向离合器,由此针对第一预定的操作状况限制所述第一张紧器子组件的远离所述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的相对运动,并且针对第二预定的操作状况不限制所述第一张紧器子组件的朝向所述第二张紧器子组件的相对运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盖茨公司,未经盖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3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