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锻造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4171.7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庄司辰也;小关秀峰;井上谦一;小畑克洋;村上聪志;林直树;铃木祯和;宫本俊文;大友贯;池田修启;宇田纮助;荻巣高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同化学株式会社;梅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锻造 方法 | ||
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锻造品的方法,借此能够增加用于温和热锻造的模具的耐久性。用于制造锻造品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用模具,将包括0.01‑0.98质量%的水溶性硫酸盐的水溶性聚合物基润滑剂喷洒或施用到模具的工作表面上,以及温和热锻造钢材,所述模具具有在其工作表面上的氮化层或渗硫氮化层并且包括具有硬度为55‑60HRC的材料,所述材料具有的成分组成以质量%计为:0.4‑0.7%的C、1.0%或更少的Si、1.0%或更少的Mn、4.0‑6.0%的Cr、2.0‑4.0%的根据关系表达式(Mo+1/2W)的W和Mo中的一者或两者、0.5‑2.5%的根据关系表达式(V+Nb)的V和Nb中的一者或两者、0‑1.0%的Ni、0‑5.0%的Co、以及0.02%或更少的N,剩余部分为Fe和杂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锻造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当通过对钢材执行温锻造(warm forging)或热锻造(hot forging)制造锻造品(例如汽车组件)时,各种类型的热工具钢或高速工具钢被用作用于温锻造或热锻造的模具的原材料。进一步地,在高速工具钢的情况下,所谓的“基体高速钢”,其成分组成中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含量减少并且因此减少了在结构中碳化物的含量,这对改善用于温锻造或热锻造的模具的耐久性是有效的,因为它具有高硬度并且在温锻造或热锻造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韧性。
进一步地,为了改善用于温锻造或热锻造的模具的耐久性,在其工作表面(即,在温锻造或热锻造期间与钢材(待锻造的材料)接触的表面)上进行各种类型的表面处理是有效的。这些表面处理的典型的实施例是氮化处理。进一步地,在它们之中,利用各种氮/硫供应源作为处理介质,在模具的工作表面形成含有硫化铁的氮化层的渗硫氮化(nitrosulfidizing)处理,使得赋予用于温锻造或热锻造的模具的工作表面优异的耐磨性和良好的耐咬合性成为可能(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19421号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3967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技术对改善用于温锻造或热锻造的模具的耐久性是有效的。然而,在近期的温锻造或热锻造中,因为通过温锻造或热锻造制造的锻造品的复杂形状和/或近终形(near net shape)或类似情况,较大的载荷在锻造期间被施加在工作表面上。例如,在锻造的期间,在工作表面(具有较高温度的工作表面)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热。因此,进一步改善用于温锻造或热锻造的模具的耐久性是被期望的。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制造锻造品的方法,能够改善温锻造或热锻造用的模具的耐久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明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润滑剂”,其在温锻造或热锻造期间被喷洒或施用在模具的工作表面上,以便抑制上述的摩擦热的增加。然后,发明人已经发现,当温锻造或热锻造用的模具的原材料被优化,在温锻造或热锻造用的模具的工作表面上形成了表面处理层的最佳组合,其由优化的原材料以及上述润滑剂组成,并且实现了本发明。
换而言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锻造品的方法,包括:通过使用模具,通过将水溶性聚合物润滑剂喷洒或施用到所述模具的工作表面上来温锻造或热锻造钢材,所述水溶性聚合物润滑剂包含0.01-0.98质量%的水溶性硫酸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金属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同化学株式会社;梅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金属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大同化学株式会社;梅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1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