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应答器噪声性能的自动测量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4676.3 | 申请日: | 2019-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诺·卡拉布罗;卢兹·拉普;伯恩哈德·施平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骁阳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王艳春 |
地址: | 卢森堡大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答器 噪声 性能 自动 测量 | ||
本文中公开了一种应答器(14),其包括用于生成和发射光学信号的发射器(18)以及接收器(20),其中所述接收器(20)包括在接收器的输入处的接收器输入放大器(40)。应答器还包括:旁通线路(46),其被配置为将来自所述发射器(18)的光学信号选择性地馈送到接收器(20);以及控制单元(22),其被配置为通过控制应答器进行以下操作来确定应答器(14)相对于OSNR相关参数的性能:通过操作接收器输入放大器(40)来生成将由接收器(20)接收到的噪声信号,由此在接收器输入放大器(40)中引起ASE,并且确定噪声强度值;在发射器(18)处生成测试信号并确定信号强度值;以及将所述噪声信号和所述测试信号或者它们的复制品叠加以形成将由所述接收器(20)接收到的组合信号,并且基于所述组合信号来确定性能相关参数,其中为了生成所述组合信号,借助于所述旁通线路(46)将所述测试信号从发射器(18)馈送到接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数据传输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准许确定噪声性能的应答器,以及一种对应的方法。该技术特别适合于配备有可插拔光学模块的应答器的特性,诸如小形状因数可插拔(SFP和SFP+)模块、各种变体的C形状因数可插拔(CFP)模块(CFPn,其中n=2、4、8、……)以及10千兆位形状因数可插拔(XFP)模块。
背景技术
光学应答器在光学网络中的有效部署需要准确的性能建模。特别地,关于应答器性能的精确信息能够节省中间中继器并且因此有助于将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此外,与已经安装的连接的性能有关的精确信息能够实现对用于新连接的路线的选择,以这样的方式使得性能在连接上很好地得到平衡。
网络规划的关键参数是残余裕量,残余裕量提供关于在链路中断之前可以容忍的性能退化程度的信息。对残余裕量的典型计算依赖于通常用所需光学信噪比(OSNR)来表示的背靠背性能,以在背靠背配置中实现目标出错率,即,在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没有足够长度的光纤。所需OSNR因应答器样本而异,但在多数情况下,只知道典型的值。因此,当前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所需OSNR的最坏情况值,这确保所有应答器样本的无错操作。然而,这导致涉及太多中继器且导致成本增加的保守规划。如果知道实际使用的应答器样本的背靠背性能,则原则上可以改善这种情形。此外,用于表征已安装的应答器的方法可以有助于识别故障根本原因。
到今天为止,添加到覆盖长距离的高性能光学网络的几乎所有应答器都是基于相干检测和偏振复用。此外,存在部署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应答器卡中的可插拔模块的趋势。在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网络运营商可以将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可插拔模块混合并且将它们插入系统供应商的应答器卡中。在这种情况下,在卡的制造期间确切地表征卡就不再是个选择。
此外,在安装时通过利用外部测量设备和菜单交互来测量应答器性能并不是实际的解决方案,而是出于成本原因并且考虑到人员在实地错误地执行时出现错误测量结果的风险。
可能无需使用外部设备的另一可能的方法将是通过在数字域中(即,在用于信号生成和检测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添加噪声项来模拟可变噪声电平。然而,此类DSP是由设计用于整个市场的芯片的少量专业公司制造的。因此,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定制几乎是不可能的,并且如果还没有在DSP中实施添加数字噪声,那么性能测量是不可能的,就像可商购的DSP的目前情况一样。此外,“人工”数字噪声的特性不同于“真实”模拟噪声,诸如热噪声和由放大自发射(ASE)引起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根本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答器和一种允许改进光学网络中的应答器的性能建模的方法。这个问题由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答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项20所述的方法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有利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骁阳网络有限公司,未经骁阳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6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