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负载传递联接件的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4918.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6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多米尼克·斯坦霍夫;马库斯·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克休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3 | 分类号: | E21B17/043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玉玺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负载 传递 联接 管柱 | ||
1.一种用于井筒中的管柱,所述管柱包括:
第一管状构件,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具有箱形端部;
第二管状构件,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具有插入所述箱形端部中的销形端部;
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销形端部的外圆周形成,所述凹陷部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
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环形外止推圈,所述环形外止推圈具有与所述箱形端部选择性地轴向邻接的轴向端部,以及
环形内止推圈,所述环形内止推圈具有表面和端部,所述表面邻接所述外止推圈上的与所述轴向端部间隔开的凸部,所述端部邻接形成于所述凹陷部的第一端部中的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中形成于所述销形端部的外表面中的所述肩部沿包围所述销形端部的所述外表面的凹陷部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内止推圈的表面被成型为使得在所述内止推圈的一部分与所述凹陷部之间存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内止推圈的表面被成型为使得在所述内止推圈的一部分与所述外止推圈之间存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柱,其中在所述内止推圈的端部与所述凹陷部中的在所述凹陷部中的所述肩部的轴向远侧的壁之间存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内止推圈包括弓形部分,所述弓形部分被选择性地组合并包围所述管柱的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内止推圈包括环形轴颈和环形基部,所述环形基部的外半径大于所述轴颈的外半径,并且其中邻接所述外止推圈上的凸部的所述表面由径向表面限定,所述径向表面由从所述轴颈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基部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外止推圈上的与所述轴向端部间隔开的所述凸部被限定在所述外止推圈的内表面的半径突然变化的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柱,其中弯矩负载在所述轴颈的末端与所述外止推圈的内表面之间转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柱,其中当所述内止推圈的所述表面邻接所述外止推圈的所述凸部时,所述内止推圈的外径向表面被所述外止推圈包围。
11.一种用于井筒中的管柱,所述管柱包括:
管状构件,所述管状构件具有箱形端部;
另一个管状构件,所述另一个管状构件具有与所述箱形端部螺纹接合的销形端部;
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销形端部的外圆周形成,所述凹陷部具有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和
联接组件,所述联接组件包括:
第一环形圈,所述第一环形圈与所述箱形端部轴向干涉接触,
第二环形圈,所述第二环形圈具有邻接形成于所述凹陷部的第一端部中的肩部的端部并具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圈轴向干涉接触的表面,以及
与所述第二环形圈相邻的空间,当在所述箱形端部与所述销形端部之间转移轴向负载和弯矩负载时所述空间被所述第二环形圈选择性地占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圈包括外止推圈,所述外止推圈具有内表面和沿所述内表面的圆周形成并径向向内突出的凸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柱,其中所述第二环形圈包括弓形部分,并且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圈轴向干涉接触的所述表面包括径向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柱,其中与所述第一环形圈的所述轴向干涉接触发生在所述凸部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管柱,还包括与所述管状构件中的一个管状构件的端部联接的钻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克休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贝克休斯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