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位于壳体中的带有用于熄弧的腔室的角火花隙的过压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4966.8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A·埃尔哈特;R·布罗克;P·察尔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恩塞欧洲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1/14 | 分类号: | H01T1/14;H01T2/02;H01T4/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俄旨淳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位于 壳体 中的 带有 用于 火花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中的角火花隙(1),所述角火花隙具有用于熄弧的腔室(4),在角火花隙的点火区域内设有触发电极(7),其中,设有分离元件(6),所述分离元件使触发电路(2)与触发电极的连接中断并且由此将触发电极断开,所述分离元件由评估单元(5)触发或控制,所述评估单元处于电源持续电流引起的负荷下并响应于所述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中的角火花隙,所述角火花隙具有用于熄弧的腔室,在角火花隙的点火区域中设有触发电极。
背景技术
具有用于熄弧的去离子室的角火花隙例如由DE 10 2011 051 738 A1已知。与此相关的角火花隙位于壳体中并具有用于控制内部气流的结构,以便一方面调整在脉冲电路负荷中出现的电弧的不同的特性,以及另一方面调整由于电流持续电流引起的电弧的不同的特性。
在一种已知的角火花隙中,可以在点火区域中设置触发电极。所述触发电极可以包括导电元件,所述导电元件由滑动路径包围。同样,相邻的滑动路径可以由绝缘或半导电的材料构成。这种已知的触发电极可以在点火区域中安装在两个电极之一上,或者设置在角火花隙的两个电极之间,优选设置在点火区域的下部区域中。
DE 195 45 505 C1示出一种过压放电器,所述过压放电器具有至少一个与电压相关的电阻,例如压敏电阻,并且具有热断路装置。
所述断路装置一方面由片状熔丝以及另一方面由具有共熔合金的热触发件组成。
随着片状熔丝或热保险件分离,借助于弹簧力操作故障指示器。由此,可以看到在发生损坏的情况。为了在压敏电阻由于老化出现不允许的漏电以及在出现过高的、在压敏电阻中产生短路的冲击电流的情况下以简单的手段以节省空间的结构形式确保指示所发生的故障情况,设有壳体,在所述壳体中设有耐冲击电流的片状熔丝。故障指示器是单独的能拆卸地固定在壳体上的并且在释放弹簧之后能相对于保险壳体移动的构件。
由DE 10 2014 215 282 B3在先已知一种组合式的具有集成的火花隙的过压保护设备。所述火花隙具有串联的熔断保险装置,所述串联电路能够连接在具有第一电势和与第一电势不同的第二电势的供电网上。所述火花隙具有两个主电极,所述主电极位于壳体中。
这种熔断导体将第一接线端与火花隙的第二主电极连接,所述熔断保险装置此外还具有另一个触点,所述另一个触点设置成与第一触点是绝缘的并且与火花隙的第二主电极是绝缘的。所述过压保护设备此外还具有等离子体通道,所述等离子体通道由火花隙的燃烧室引向熔断导体的附近,使得等离子体能够有目的地削弱地作用于熔丝。由此,可以使熔丝发生破坏。
发明内容
由所说明的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改进的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位于壳体中的角火花隙,所述角火花隙具有用于熄弧的腔室,在火花隙过载时能够确定地断开所存在的触发电路,并且火花隙在后续激活时不会具有功能故障。这里,触发电路的分离优选针对利用电源持续电流发生的与火花隙的正常特性不同的负荷设计。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包括适宜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
由本身已知的由位于壳体中的具有用于熄弧的腔室的角火花隙和位于点火区域中的触发电极组成过压保护装置出发,设有特殊的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通过评估单元操作。所述评估单元检测并评估在电源持续电流下过压保护装置的负荷。所述评估单元例如可以设计成熔断导体。所述熔断导体在一个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位于所述腔室的区域内或与腔室连接,并且在这里承受由电源持续电流引起的负荷。
熔断导体将优选有弹簧力辅助的分离元件保持在第一位置中。熔断导体在熔化时释放分离元件,使得分离元件占据第二位置,此时,随着到达第二位置中断与触发电极的电连接并由此使触发电极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恩塞欧洲股份公司,未经德恩塞欧洲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及生物体植入物
- 下一篇:亚硝酸四烷基铵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