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接合用薄膜、玻璃接合薄膜用组合物及包括其的层合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7847.8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惠珍;金圭勋;李学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SK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17/10 | 分类号: | B32B17/10;B32B27/08;B32B27/22;B32B27/18;C08K5/1515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接合 薄膜 组合 包括 | ||
1.一种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表面层,包括增塑剂和第一聚乙烯醇缩醛,
第二表面层,包括增塑剂和第二聚乙烯醇缩醛,且与上述第一表面层相对,及
第一中间层,其为包括增塑剂、第三聚乙烯醇缩醛和三恶烷类化合物的单层结构,且位于上述第一表面层和上述第二表面层之间;
其中,上述第一中间层由包括三恶烷类化合物的第一中间层用组合物制备,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第一中间层的总量为0.001重量%至4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50℃去离子水中浸渍3小时后来进行评价的耐湿性评价后的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的雾度值和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在上述耐湿性评价前的雾度值的差异在15%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表面层中含有的增塑剂的含量小于上述第一中间层中含有的增塑剂的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上述第一表面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和包括在上述第一中间层中的增塑剂的含量的差异为5重量%至18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具有包括第一中间层、第二中间层及第三中间层的多层结构的中间层,
上述第二中间层位于上述第一中间层和上述第一表面层之间且包括增塑剂和第四聚乙烯醇缩醛,
上述第三中间层位于上述第一中间层和上述第二表面层之间且包括增塑剂和第五聚乙烯醇缩醛,
上述第一表面层中含有的增塑剂的含量小于上述第一中间层中含有的增塑剂的含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具有上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和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之间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的总量不超过1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具有1,3,5-三恶烷骨架,并且上述骨架中包含的三个碳原子中的1至3个碳原子各自独立地具有氢或碳原子数为1至5的烷基。
9.一种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上述制备方法包括:
挤出步骤,将i)包括聚乙烯醇缩醛的表面层用组合物和ii)包括增塑剂、聚乙烯醇缩醛及0.001重量%至4重量%的三恶烷类化合物的第一中间层用组合物分别混捏挤出,
层叠步骤,将经过上述挤出的含有表面层用组合物的表面层熔融树脂和含有第一中间层用组合物的第一中间层熔融树脂进行层叠,使得上述表面层用组合物位于上述第一中间层用组合物的上部和下部,从而制备层叠熔融树脂,及
成型步骤,使上述层叠熔融树脂成型为片状,以制备玻璃接合用薄膜。
10.一种层合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体,上述层叠体通过将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位于两张玻璃之间而成。
1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层合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KC株式会社,未经SK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78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关联状态下收到的网络地址策略信息
- 下一篇:探测碰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