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主动空气循环的冷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7902.3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E·迪亚娜;M·兰托迪;A·巴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V-楚格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6 | 分类号: | F25D17/06;F25D23/00;F04D25/06;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鸿达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主动 空气 循环 冷却 设备 | ||
1.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具有
可用空间(2)、
向后界定所述可用空间(2)的背壁(2a)、
在所述背壁(2a)的区域中的冷却空气通道(6a、6b)、
设置在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上或中的冷却元件(40),
在所述背壁(2a)的区域中的通风装置(10),以便将过程空气从所述可用空间(2)通过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的入口抽吸并且通过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的出口又输送回到所述可用空间(2)中,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壁(2a)上设置有背壁元件(3),所述背壁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可用空间(2)的前侧且横向于所述前侧延伸的棱边(8a、8b、8c、8d)并且具有由绝缘材料构成的成型体(4),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至少部分地成型在所述成型体中和/或上,
其中,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背壁元件(3)的棱边(8a、8b、8c、8d)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通风装置(10)保持在所述背壁元件(3)上、特别是保持在所述成型体(4)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通风装置(10)具有框架(14),并且所述框架(14)通过缓冲元件(16)与所述成型体(4)连接,其中,所述缓冲元件(16)比所述框架软,并且特别是所述缓冲元件(16)是热塑性弹性体。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缓冲元件(16)在所述成型体(4)上的凸肩部(20)与插入到所述成型体(4)中的保持框架(18)之间夹紧。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保持框架通过凸起部(26)向后支撑到支座(32)上。
6.按照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通风装置(10)设置在从前向后延伸通过所述成型体(4)的开口(12)处,
并且特别是所述通风装置(10)构造用于从前向后通过所述开口(12)输送空气,或者所述通风装置(10)构造用于从后向前通过所述开口(12)输送空气。
7.按照权利要求3至5之一和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缓冲元件(16)在所述通风装置(10)的框架(14)与所述成型体(4)之间形成气密膜,从而通过所述通风装置(10)迫使通过所述开口(10)进入的空气。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背壁元件(3)的前侧由盖板(5)形成,其中,所述盖板(5)由比所述成型体(4)密度大的材料构成,和/或所述盖板没有穿透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6a)在所述盖板(5)与所述成型体(4)之间延伸。
1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在所述背壁元件(3)后面设置有后壁(30),其中,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的至少一个第二部分(6b)在所述后壁(30)与所述成型体(4)之间延伸。
11.按照权利要求6或7和按照权利要求8或9和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开口(12)连接所述第一部分(6a)与所述第二部分(6b)。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冷却设备,其中,所述成型体(4)在后侧具有至少一个空隙部(34),所述空隙部形成所述冷却空气通道(6a、6b)的第二部分(6b)的至少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V-楚格股份公司,未经V-楚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79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 下一篇:电声谐振器以及包括电声谐振器的RF滤波器